2012年5月30日 星期三

三年期限將屆滿 重建工作不停歇


    莫拉克風災重建條例3年重建期限將屆滿,高雄市長陳菊表示重建若能恢復得更完整,重建區市民朋友才能再度站起來,她透過市籍立委爭取展延重建期,並獲政院正面回應;行政院重建會日前通過重建工作延長2年。同時市府重建會也依重建區需求,提出計畫向中央爭取經費,讓重建工作與區域發展腳步持續進行。
日前市府整合各局處,將需要持續執行的工作整理成計畫,向行政院爭取經費後,已有多項陸續獲得同意。在觀光產業方面,逐漸復甦的寶來溫泉大街、以及茂林三黑產業(萬山岩雕、紫斑蝶及黑米祭),由中央原民會及交通部觀光局撥經費進行環境改善與產業提昇。在產業及建設方面,則有五里埔農業灌溉用水計畫和寶山村藤枝段38甲地公共設施等,分別由農委會及原民會補助辦理。
    另外,中央也同意具有教育意義的南沙魯土石流教育園區,由市府調整以原住民文化傳承及公共空間簡易美化為主軸。其他包括剛開館的小林平埔文物館,因具有文化與觀光雙重意義,市府特地編列3年5,000萬預算持續經營,其中除先動用中央莫拉克預備金2,000萬外,還將協調文建會共同編列1,500萬維護管理。市府重建會表示,目前還有許多協調工作正在進行,會持續為重建區居民爭取福利,確保3年重建期滿後,復甦工程不會間斷。


下圖  陳菊市長冒雨視察荖濃溪疏濬,緊盯重建工作進展。(高雄市政府新聞局提供)


李前總統親訪小林 肯定市府用心重建


  李前總統登輝關心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進展,親自南下走訪小林。在高雄市長陳菊陪同下,前往小林紀念公園獻花悼念罹難者,並遙望遭掩埋的小林原址。陳菊市長允諾待地質更穩固後,於小林原址種植樹木紀念故人,供後人憑弔;李前總統則肯定市府重建工作迅速周延,樹立地方政府的最佳典範。
小林紀念公園位在小林崩塌舊址南側高地,園內栽種181株台灣原生山櫻花,代表全數罹難者家庭,盼花開時的景致,能帶來希望,也期待悲劇不再重演。李前總統在陳菊市長及李永得、陳啟昱副市長陪同下,一行人走訪了紀念公園、平埔文化館及五里埔永久屋,行經苦路、瞭望台,在紀念碑前獻花致意,並在牧師帶領下禱告,罹難者家屬也到場追思。
陳菊市長表示,小林紀念公園的設計中,種樹紀念的想法來自李前總統。紀念公園內有181顆樹,代表當時被土石流掩埋的181個家庭、462個罹難者,也設有門牌號碼。此外園區內設「小林公祠」,按照平埔族的宗教傳統和儀式,將罹難者的靈魂請進公祠。
李前總統則盛讚市府對於小林的重建。他表示,不論是對罹難者家屬或是活著的民眾都有照顧,這就是民主社會,施政要以百姓為念、要照顧老百姓,全世界很少有這麼好的地方政府。

下圖  李前總統與陳菊市長一同獻花追思小林罹難村民(高雄市政府新聞局提供)

小林國小落成 重現平埔文化


  在八八風災中受損的小林國小,經過3年重建終於落成。於小林里五里埔基地易地重建的小林國小,利用原有地勢,將地面層層抬高,使坐落高處的校舍彷彿是「學習的天空之城」,讓學生能安心學習,並有受保護的感覺。這座學校是由劉國滄、陳俊銘兩位建築師聯合設計,過程中有樹德科大學生與當地居民參與,藉此以凝聚小林人的力量,同時利用此力量重建、傳承平埔文化。
校舍建築主體利用風災後隨處可見的漂流木、砌石等原始材料,展現風土建築特色。校園內的運動場,結合小林平埔文化之公廨與瞭望塔的建築特色,並融合於地景之中。另外,校舍在規劃時亦邀集社區居民參與討論,部分木構造也讓社區參與營建,包含獵人學校發展而來的司令台、由公廨發想的學習小塔、遊戲小屋及部分室內造型傢俱等。

下圖  小林國小宛如「天空之城」,讓學生安心學習。(甲仙區小林國小提供)


克服重建艱困 山區交通更安全


  莫拉克颱風對高雄市山區造成道路、橋樑嚴重毀損,為讓在地居民回家的路安全、放心,高市府工程單位克服艱困,3年來陸續完成基礎設施重建。道路與橋樑修復工程大約可分為兩類:一是單純的道路搶救修復,全數都已完成。二是風災後配合整體區域,重新規劃思考,其中以高132及高133線最具代表性,以下是本期的紀錄報導:


下圖  陳菊市長親自為新開橋揭幕啟用,帶動當地產業發展。(高雄市政府新聞局提供)



  高132線:安穩的部落交通

高132線原為茂林區茂林、萬山及多納3部落對外聯絡的唯一通道,全長15.5公里。莫拉克颱風期間,因濁口溪上游豪雨挾帶土石及漂流木淤積,使河床增高,河水沖毀多座跨河橋樑,沿河道路路基也嚴重流失,全路共有13處崩塌,多納大橋更因而被沖垮,阻礙當地1,800位居民出入。
擔憂茂林交通中斷後成為孤島,市府最初以開闢便道和臨時鋼便橋,方便居民進出。有鑑於茂林國家風景區生態景觀的重要性及保存永續原住民文化、觀光發展的前提,高132線重建刻不容緩。市府調查後發現,高132線道路大坍方的地區,皆屬災害潛勢區、環境敏感區,因此重建路廊經詳細評估後重新設計,融合「山、路、橋、河」共治精神,重新串聯茂林情人谷、紫蝶幽谷、蛇頭山及茂林各部落。此地的指標性建築「多納大橋」則採單跨鋼拱橋設計,對應周遭層疊山巒為背景,和多納高吊橋及龍頭山景觀互相輝映,形成一幅優美意境。已於日前通車,全線也已進入最後完工期。


下圖  多納大橋為高132線重建指標,優美造型搭配秀麗風光,是日後茂林區景觀地標。(高雄市政府工務局提供)



  高133線:溫泉路風華再現

  高133線北起寶來,南至頂新發,全長9.8公里,沿線為觀光溫泉區,素來有「高雄溫泉路」之稱。莫拉克颱風造成沿線19處毀損,多處坡地崩塌,路基橋樑遭土石流沖毀。市府對當地的重建即是以如何讓交通更為安全便利,並以復甦鄰近觀光業為重心,幾經評估後,決定避開敏感區,採重新設計路線,並重建沿線的新寶橋、新開橋、紅水仙橋及寶來溪橋等4座橋樑。  
  寶來溪橋與新寶橋,採單跨不落墩方式分別跨越寶來溪、巴斯蘭溪,重建後寶來溪橋長110米、新寶橋長80米,增加排洪斷面也強化地震安全性。橋樑均採雙拱肋鋼拱橋設計,兩橋於100年8月通車。紅水仙橋則選在舊址下游地質穩定處新建,結合了當地「情人樹」意象,採雙拱肋大、小兩跨鋼拱橋配置,狀似情侶相偎相依,今年6月底完工。
至於5月3日完工的新開橋,則是高133線上最具重建意義的橋樑,約13公尺長的預力混凝土橋樑,跨越不老溪,跨距120公尺、橋寬9公尺,同時也跨越土石流崩坍區。陳菊市長在通車典禮致詞時指出,新開橋通車後,串聯六龜美崙山登山步道、彩蝶谷、寶來、不老溫泉等風景區,未來可吸引更多觀光人潮到訪。

下圖  重新修建的新開橋已於今年5月通車。(高雄市政府新聞局提供)


下圖  紅水仙橋雙拱肋大、小兩跨鋼擷取當地情人樹意象。(高雄市政府工務局提供)

重建校園環境 讓學習更有趣


下圖    回到自己學校的學生們能夠更安心學習。(攝影/劉瑋婷)


     以節能省碳為興建概念的那瑪夏區民權國小,已成為全台綠能學校的典範;而因應為數眾多遷居人口在杉林區重建的民族大愛國小,也已是大愛園區內最重要的小學;小林國小也隨著新的五里埔小林村而重生,再加上部份整修興建的六龜高中,高雄市在八八風災中受損的學校,歷經3年重建,如今都重新加入培育學子的行列。
那瑪夏區民族國小與甲仙區小林國小,都被莫拉克颱風造成的土石流無情摧毀,民權國小校舍三分之二被掩埋,在緊急安置學生於其他學校寄讀後,展開重建工程。民權國小由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認養,和政府合作以全新的節能省碳綠能概念在那瑪夏區異地重建;民族國小則由慈濟認養,因南沙魯里民多遷居大愛園區,因此選在大愛園區重建,更名為民族大愛國小;小林國小則由TVBS台灣文教基金會協助援建,並隨著遷村在五里埔小林村重建。
此外,六龜高中在災前原已因建築老舊而有改建計畫,受到風災重創更讓老舊建築嚴重毀損。因校址地質仍屬安全,市府協調張榮發基金會及國際獅子會等協助援建,目前已完工使用,新校舍同時肩負災難時提供鄰近中、小學校緊急安置場所的責任。
  重建的3年過程,市府以不損及學生受教權益為最高原則,迅速完成新校舍用地取得及協調民間企業援助。並在重建中,為因應未知的災害,做足防備工作。
顧念突如其來的風災對幼小心靈的創傷,在重建區的學校中,更充實遊戲治療媒材,積極提供受災學校學生、教師及家長在內的心理輔導,適時提供心理支持或輔導,避免承受劇變而發生不幸,輔導機制及媒材更成為災後學校重建重要的一環。

  民族大愛國小:融入多元文化學習課程

  民族大愛國小在杉林大愛園區異地新建,由慈濟協助完成,校園整體規畫結合園區內自然景觀與人文特色,以簡樸色彩為襯底,結合多元族群意象空間。
民族大愛國小佔地 2公頃,目前有10班(包括1班幼稚園),學生人數達173人。建造時規劃了廣闊的綠色草皮、與在地保水、減碳效率高的喬木等,建構成有機的綠能校園與親和性校園空間,希望實踐「與大地一同呼吸」的綠色校園,讓學生在回到屬於自己的校園後,也能夠盡情地在綠色草地上奔跑活動。
不同以往的是,民族大愛國小的學生除了布農族、排灣族外,也包括客家及閩南人,因此族群融合是建校後需要面臨的第一課題。校長張新榮表示,校方初期在正式課程外融入多元族群文化課程,連音樂也同樣朝向多族群方向來教學,希望讓來自不同家庭和地區的學生,能夠學習包容彼此間的差異,與欣賞各族群的文化之美。
他說,風災後,學校努力的激發學生潛能及自信。因為唯有在學習上有自信,才能產生面對問題與挑戰的勇氣,也才會將危機轉化為契機。3年來,學生經歷寄讀他校及遷入新校舍的過程,雖然辛苦,但學生對外的表現都不差,該校的合唱團今年獲得高雄市東區冠軍、全台灣優等,這樣的發展很正面,也是該校未來努力的重點。

下圖    與大地一同呼吸的綠色校園-民族大愛國小。(攝影/劉瑋婷)



  那瑪夏區民權國小:在像家的綠校舍學習、成長

    瑪夏區民權國小在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協助下,以「綠建築」概念為主體,從原民傳統住宅型態延伸,讓校舍變成「有家的感覺」的大房子,設計出具有原民文化、環保、生態、教育及防災等多重意涵的校舍。該校除教學用途外,並兼具當地避難中心的功能,規劃備有7天份的食物、用水、用電,嶄新的學校設計理念和過程,吸引國家地理頻道前來採訪,並以記錄片方式於全球播放。
在那瑪夏區異地重建的民權國小,本來因為校舍老舊,加上漏水、漏電,在災前就準備重建。但發包前發生八八風災,整個校舍被掩埋了三分之二,經評估後,發現原地重建恐有安全疑慮,因此選擇在原校舍對岸覓地重建。興建完工後的校舍廣達2.8公頃,學校目前包括幼稚園共有7班,74位學生,每位學生可使用的活動面積近0.04公頃,面積相當寬闊。
民權國小師生在寄讀他校達2年之久後,對於能夠返校都感到無比開心。校長吳庭育說,回到自己的學校,一切可以按表操課,安定、穩定的感覺,讓師生相當欣慰,尤其學校面積擴大,校舍各種綠能概念融入,讓師生在教學和就學上的心境更加踏實,也讓師生格外珍惜。


下圖  那瑪夏民權國小設計有原民文化、環保節能多重意涵。(攝影/劉瑋婷)





The Schools Rebuilt For Typhoon Morakot Stricken Areas

  Many schools in southern Taiwan were damaged seriously by Typhoon Morakot in August of 2009. To ensure that education of students in the area continued unabated, theKaohsiung City Government arranged for these children to study in other schools temporarily, and also to comfort the children’s mind, furthermore, they rapidly relocated to rebuild the schools with the assistances and the participation from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After 3 years, these schools rebuilt gradually and students may come back to their own school for studying. Among these schools are the Mincyuan Elementary School inthe Namasia District, the Siaolin Elementary School in the Jiasian District and the Minzu Da Ai Elementary School in the Shanlin District.

射耳祭登場 全台布農族齊聚那瑪夏


    5月17日至19日在那夏區進行的射耳祭活動,首次由全台各布農族部落聯合舉辦,吸引許多人潮前往同樂。此次盛會,布農族人「以武會友」,近2,000位勇士同場競技,展現現代獵人的射箭、投擲矛、負重比賽、生火、砍木、扛豬、籃球、排球等武藝。
    全台布農族遍居在高雄、南投、台東、花蓮各縣市山區,射耳祭是布農族一年一度的重要慶典,多在每年5月農閒時舉行,透過射箭、扛豬等體能競技,確立成年男子在部落的地位,也藉此傳承狩獵文化。以往在各縣市分別進行,並由各部落輪流辦理,今年「2012全國布農族射耳祭暨傳統技能競賽活動」,是第一次整合所有布農族部落,擇定在高雄市那瑪夏區舉辦。
    那瑪夏原本3年前就輪到主辦,但因碰上八八風災而讓出機會給其他部落,今年如願舉辦。除藉此凝聚各部落情感外,也讓各部落瞭解那瑪夏恢復的景況。由於5月正是那瑪夏水蜜桃盛產季節,區公所同時在慶典期間舉辦原住民畫展、感恩之夜、選手之夜和文化論壇等,吸引非常多民眾上山參加活動,品味最道地的布農風情,近距離接觸原住民文化。


下圖  布農族的八部合音讓人讚嘆。(攝影/張筧)

下圖  全國布農族射耳祭以傳統祭儀方式在那瑪夏區隆重舉行。(攝影/張筧)




恢復重建區往日繁榮 市府積極協助產業重建


    莫拉克颱風重創高雄市山區各項產業,為活絡當地生機,市府擬訂3策略,包括:原鄉特有種及有機作物推廣、改善原鄉農產品加工設備及推廣文創、休閒觀光等。3年重建一步一腳印走來,相關產業已漸上軌道。
不少重建區居民在風災後,選擇回鄉從事最熟悉的農業。市府除協助重整農地,並輔導轉型精緻有機農業,提高產值。目前包括桃源區的紅肉李、梅子、愛玉;那瑪夏區的水蜜桃、梅子;茂林區的黑米;六龜區的有機樂活茶等,都陸續取得有機認證。另杉林區包括大愛園區及小林二村等,市府以協助當地居民投入農耕,安定生計為首要目標,並在企業協助下成立永齡有機農場,現已提供百位居民工作並學習有機栽種。市府還計劃向台糖租地,預計以2年時間協助居民整地、發展有機農產,讓居民能藉由熟悉的農作自立。
市府發展有機農業的同時,也輔導原住民區開發各種農產加工品,目前已有甲仙的水果乾、那瑪夏的青梅、桃源的愛玉及藤枝的掛耳咖啡等特色產品上市。以今年那瑪夏的醃漬梅子來說,不到1個月就銷售一空。
市府更積極鼓勵地方運用文化特色結合農特產,開發觀光遊程、文創產品與行銷伴手禮。例如,在六龜區,新發的茶園開發手工製茶體驗、茶園導覽,並提升製茶技術;打造「六龜茶」品牌。而在大愛村,則有居民成立的手工工藝坊,手製原住民琉璃珠、葫蘆雕刻等,工藝坊開發各種市場商品,讓原住民文創產業能夠行銷更廣。而陸續進駐小林二村的原小林村居民,則以「日光小林」品牌推出小林麵包、手工香皂等都受到好評。日前限量推出的日光小林手工月餅、小林年糕都在短時間銷售一空,小林人以打造特色農產加工品,重新找回了小林人的生機。


下圖  桃源區有機愛玉健康安全,受消費者喜愛。(攝影/施美旭) 


下圖  那瑪夏區梅子品質佳,是消費者搶購首選。(攝影/劉瑋婷)

下圖  小林年糕以限量方式推出,大受好評。(綠逗工作室提供)



重建大事紀


(資料提供:高雄市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

5/3  陳菊市長視察荖濃溪疏浚,指示相關單位做好防汛準備,各項疏浚工程務必於5月底前完成。
5/8  市府原民會參與「第13屆上海國際食品展SIAL」,推廣高山愛玉子、野生茶及創新研發產品,擴展原民農特產品行銷通路。
5/11 那瑪夏「2012年春之頌系列活動-戀戀螢火蟲」活動,參與人數各梯次呈倍數成長,成功行銷部落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