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8日 星期四

豪雨颱風接連來襲 陳菊市長山區勘災掌握搶救進度


     6月中旬連續豪雨與接連而來的泰利颱風再度衝擊重建區,造成嚴重損害,高雄市長陳菊對此十分重視,親自前往重建區視察道路搶通工程進度,以及訪視六龜社服中心、牛稠埔營區等臨時安置所,並前往旗山、六龜、桃源等地視察水情,掌握災害搶救進度與傾聽民眾需求。指示市府團隊以居民安全第一為最高原則,以最快效率迅速復原。
    在超強梅雨鋒面與西南氣流影響下,連日豪雨使重建區再受重創。市府從12日起陸續從甲仙、六龜、桃源、茂林、那瑪夏等區,展開撤離重建區居民工作,並安置在鳳山牛稠埔營區及燕巢鳳雄營區。陳菊市長指示各局處發揮高度效率與彈性,處理災民安置與救助問題,她並指示社會局、民政局等單位,異地安置民眾完成入住後,立即組成安置中心聯合辦公室,以單一窗口提供便利服務。
    緊接在後的泰利颱風,陳菊市長要求市府團隊提早因應,並防範可能夾帶而來的雨勢。18日災防中心就開設,稍後中央氣象局發布泰利海上颱風警報,並對高雄市發出超大豪雨警戒。陳菊市長於19日進一步要求六龜、甲仙、茂林、桃源、那瑪夏等各區公所,在當天完成「預防性撤離」,確保民眾安全無虞。
    陳市長連日坐鎮災防會議,並前往各搶修地點視察,即時掌握狀況和下達救災、復原指示,接連走訪六龜、桃源等地收容所,聽取民眾需求,並視察旗山地區水情,責成負責單位加強排水清疏。21日雖然高雄已經脫離颱風暴風圈,但陳菊提醒民眾仍需注意伴隨而來的西南氣流,仍可能帶來豪雨。她指示水情中心持續監控各地區蓄洪排水情形,嚴防淹水災情發生。尤其連日來降雨造成山區土石鬆軟,部分地區仍持續有土石崩落情形發生,請避難所收容民眾,在未確認警戒區安全無虞之前,千萬不要逕自返回住所,以免發生意外。
    這段期間重建區接連豪雨造成六龜區高133線幾度中斷,紅水仙橋至蘇羅埔之間的路段13日發生大走山、邊坡滑動,市府工務單位緊急封閉搶修。因為該路段有多達7條土石流潛勢溪,禁不起大雨破壞,陳菊市長責請工務單位提出綜合治理計畫,爭取中央支持有效重建方法,以免山區民眾不安。而高133線在莫拉克風災後,市府新建的新寶橋、新開橋、紅水仙橋、寶來溪橋等4座橋樑都使用鋼構基體,橋台基樁深達岩盤,並配合河道截彎取直,這次安全無恙,只有新寶橋保護橋台的石籠磨損,但不影響安全。她要求各局處以市民安全為優先,在搶救工作之後,能優先對各流域內的各個段點進行補強,同時與中央單位協調、合作,徹底整理山區水路。



下圖:陳菊市長親率市府團隊前往六龜視察豪雨災損,並下達因應措施。(高雄市政府新聞局提供)


下圖:陳菊市長坐鎮指揮救災實際感受民眾之苦,指示相關單位以最高效率搶救居民安全。(高雄市政府新聞局提供)


下圖:陳菊市長前往鳳雄營區,關心因豪雨撤離民眾的安置情形。(高雄市政府新聞局提供)


下圖:桃源區梅山、拉芙蘭、復興等各里居民,多安置在牛稠埔營區收容中心。(高雄市政府新聞局提供)

重建3週年系列 讓各界瞭解成果現況



    在各界關注及呼籲下,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條例自101年8月29日起延長兩年,重建工作繼續適用特別條例,可排除與簡化行政程序以加速辦理。行政院及高雄市政府重建會的組織也會配合延長。
    為讓大眾瞭解莫拉克颱風災後,各界3年來投入重建的成果,以及受災居民們展開新生活的努力,高市府今年7、8月配合原住民祭典,舉行「原住民紀念日—聯合豐年祭」系列活動。此外還有各式展演及美食、農特產品展售等,希望讓更多人認識原住民文化。
    高市府原民會並自7月起,每個月固定在原民會廣場舉辦「原民市集」,推廣原住民農特產品及手工藝品。另位於蓮池潭旁的「高雄特產館」在7月開館後,也同步販售重建區各項產品。
    在銷售與推廣重建區產業之餘,市府亦投注許多心力建立快捷的交通網絡,繼山區聯外道路陸續搶修完成後,緊接著推動「區區有公車」,提供重建區居民便利的大眾運輸系統。目前已經上路的「旗美快速公車」外,7月起還開通進入其他重建區的新公車路線,民眾可多加利用。
    8月初,市府也將回顧重建這3年來的歷程,讓民眾瞭解目前重建區的現況,並展望未來在市府與各界攜手合作下,重建區發展更上一層樓。

家園重建-五處永久屋基地


    莫拉克颱風一夕之間摧毀民眾家園,為讓民眾有地方居住而且住的安心,是災後重建首要工作。在市府民間團體與企業通力合作下,3年來已全數興建完成大愛園區、五里埔第一及第二基地、樂樂段與龍興段等5處永久屋,它們有共同的特點:一是施工高效率,只要土地問題解決,施工單位多半在1年內就能興建完成,讓來台參訪的許多國際專家學者印象深刻。二是房屋設計上,傳達族群特色。從五里埔第一基地的平埔文化、樂樂段的布農族色彩,到透過家屋語彙計畫展現各族群建築特色的杉林大愛園區等等。災區居民有了屬於自己的屋子,就能展開新生的下一步。

大愛園區:杉林新社區

    位於高雄市杉林區的大愛園區,原是臺糖土地,為興建永久屋中面積最大,一、二期共興建千餘戶,再加上鄰近的杉林永齡有機農場及五里埔第二基地,成為杉林區的新社區。
    千戶社區落腳杉林是因為杉林國中旁的59公頃臺糖所屬林地,地域平整且多半為公有地,減低土地徵收複雜度,可縮短期程加速重建效率。地緣上,杉林區就位在那瑪夏、桃源等區的山腳下,距離原鄉居民最近,又是高雄市區中繼點,在「離災不離村、離村不離鄉、離鄉不離遠」的原則下,杉林區成為八八風災後家園重建首選之地。
    災時失去家園的民眾暫居在臨時安置點,情緒浮動不安;生活也不便,政府與重建區民眾一致希望能在最短時間完成永久屋,在用地確定後,政府與負責援建的慈濟基金會立即展開興建。
    杉林大愛永久屋第一期興建756戶,於民國98年11月15日,災滿百日後動土興建,99年2月8日落成,是第一個動土和完工的永久屋。第二期250戶則於民國100年3月12日動工,同年10月2日入住。
    社區居民分別來自那瑪夏區(民族、民權、民生里)、甲仙區(東安、西安、和安、關山、小林里)、桃源區(勤和里)、茂林區(多納里)及六龜區(寶來、新開、新發里),並依其原居分區居住:漢民(A區)、桃源(B區)、那瑪夏(C區)及小林區。

下圖:杉林大愛園區是第一個動土和完工的永久屋。(攝影/王御風)


加強社區公共建設  兼顧產業與多元文化

    杉林大愛社區居民完全入住後,為確保居民生計無虞,並以保有自身文化的前提下,凝聚與融合社區共同體,是家園重建下一階段的工作重心。因此,後續與民生、經濟相關的各項建設陸續開工,除停車場、綠地、滯洪池外,主要就是活動中心、教堂廟宇及商業中心的興建。待上述公共建設完成後,大愛園區的生活機能與文化發展將更為完整。
    活動中心提供社區居民活動集會;或舉辦婚宴喜慶,也可作為社區照護中心。規劃有社區廚房、小型圖書室、2間多功能會議室、展覽中心和文康休閒室等多樣化空間,總面積515坪,已於今(101)年2月24日動土,預計8月完工。
    除了凝聚社區意識的活動中心外,心靈寄託的宗教信仰也是居民日常生活的一環。原住民多信奉天主教及基督教,目前現有2座教堂外,為尊重天主教教會、耶穌教會、曠野教會及桃源區長老教會不同派別,另再規劃4座教堂。漢人區則將興建1座道教廟宇「劉府千歲」及重新復建六龜「妙禪寺」。
    而位於台21線旁的商業中心,未來將成為杉林大愛園區的產業重鎮。商業中心本身為1樓建物,室內約有6百坪營運空間,設有旅客服務中心、休閒廣場及停車場等硬體設施,集服務、商業、文化休憩合一,提供便利舒適的購物環境,今(101)年4月19日開工,預計年底完工。因該地交通位置可說是旅客通往六龜、甲仙的中繼站,日後市府透過假日觀光公車,將整合行銷杉林大愛園區的文創、有機商品等特色產業。

下圖:杉林大愛活動中心與商業中心已動工,預計今(101)年陸續完工。(高雄市政府新聞局提供)


下圖:杉林大愛園區陸續興建新教堂及廟宇,撫慰居民心靈。(攝影/葉娜慧)


新小林:五里埔第一、第二基地與小愛村

    莫拉克風災前的小林村,包括村南(1至4鄰)、五里埔(5至8鄰)和村北(9至18鄰)。莫拉克颱風挾帶的豪雨,導致當地獻肚山嚴重走山,引發的土石流將村北淹沒,原地無法居住。災後尊重居民意願家園重建,分別在五里埔、杉林大愛園區旁及大愛園區等地,興建五里埔第一基地(小林一村)、五里埔第二基地(小林二村)及小愛村。
    五里埔第一基地是三者當中最先興建者,由中華民國紅十字會援建,民國99年3月16日開工,100年1月15日落成,共有90戶。該基地位於原小林村裡,重建除了符合生態綠建築的原則,特別規劃平埔文化園區,以延續小林平埔文化,小林平埔夜祭也會在此繼續舉行。
    其他的小林居民則落腳於杉林區,其中有一部份居住在杉林大愛園區內,區內劃分一塊區域稱為「小愛村」,共有66戶,其房舍設計與園區內其他住戶相同。而五里埔第二基地最後也選擇於大愛園區及杉林永齡有機農場旁為地點,於99年8月8日起開始規劃,由紅十字會負責興建,於100年1月15日動土,同年12月24日完工落成。園區內的120戶,搭配不同顏色外牆及屋頂形式,呈現活潑明亮的氛圍,獲得住民們一致好評。
    五里埔第二基地落成後,與附近大愛園區形成近千戶的大型社區,市府積極進行各項公共建設,並輔導其產業重建,期望成為杉林區的新中心。各具特色的新小林三大社區,將帶領著小林人展開新生活。


下圖:五里埔第一基地共有90戶,位在原小林村。(攝影/王雅湘)


六龜龍興段:原新開部落居民

    除了杉林大愛及小林村3處永久屋基地外,還有六龜龍興段及桃源樂樂段2處永久屋,都是由法鼓山援建。六龜龍興段永久屋,位在六龜大橋附近、「悠遊山城」後方,與原新開部落僅10多分鐘車程,佔地0.6公頃,共有17戶,全是原新開部落居民,民國100年4月開始興建,今(101)年1月落成。六龜龍興段規劃有相當完善的集會公共場所,讓期待已久的居民相當開心,一如所願繼續定居在六龜。

桃源樂樂段:原勤和部落居民

    桃源區樂樂段是最後完成的永久屋,由法鼓山慈善基金會捐贈,徐伯瑞建築師事務所規劃設計。民國100年4月動土,101年4月21日落成,共有20戶,遷入的是距此不遠的桃源區勤和部落居民。
    位於寶來附近的樂樂段土地,基地面積約0.9291公頃,由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無償撥用。基地開發由中央、高雄市政府及援建團體通力合作,由政府購買土地,簡化建管程序,支應公共設施等經費,交由法鼓山慈善基金會興建。
    由於入住居民均為布農族,因此整體設計上以布農族文化為特色。其社區活動中心外牆,設置布農族特有的「布農年曆」,各家屋外觀亦參考了傳統布農族石版屋的造型,採方形平面及雙斜屋頂,各戶陽台以布農族編織作圖騰,也盡量設置通舖型臥室以滿足居住習慣,各戶並設置農具儲藏室,以符合生活、生產需求。

下圖:樂樂段永久屋外觀參考布農族家屋造型。(高雄市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提供)



 The Five Brand-New Permanent Housing Communities After Typhoon Morakot

    The three years after Typhoon Morakot, the Kaohsiung City Government, working closely with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has completed reconstruction of all the permanent housing communities , so that the people of the house wrecked can be moved in. The housing is located in five areas: the Da Ai Community, the first and second phases of Wu-Li Pu, the Lungsing section of Liouguei District, and the Lele section of Taoyuan District. The communities mostly were completed within a year and a half of having acquired the land. The houses’ design incorporated indigenous themes, and all have accompanying public use areas and facilities.

桃源區農特產與加工製品大升級


    桃源區多數居民務農為業,災後產業重建因此以農業為主。區內梅子占全台產量可說數一數二,品質優良,另外紅肉李、黃肉李等,也是該區具代表特色的農特產,其他還有愛玉、金煌芒果等,依照盛產季節不同,桃源區幾乎月月有農產收成,區公所也積極輔導農民,讓農特產和加工製品升級,增加農民收入。
    莫拉克颱風重創桃源區後,雖然不少當地民眾遷往杉林大愛園區居住,區內產業未因此而停滯。區公所協助居民在風災過後整治農地,同時也輔導農民將農特產和加工製品的品質升級。今年區公所協助農產運銷李家班和水蜜桃農戶設計禮盒包裝,並分級販售,自4至6月開賣以來,價格和銷售量都比往年來得好,接下來7至9月盛產的金煌芒果,也將採同樣方式,為農民爭取最佳銷售量和價格,確保一整年的辛勤有好回收。
    此外,更與蜜餞工會合作,由工會收購新鮮梅子製成加工品,農民同時自製梅精、梅醋、梅酒、紫蘇梅、脆梅等販售。完工後的桃源產業工坊及建山產業工坊也開始試營運,工坊內除販售手工藝品、農特產及加工製品外,也設有區內藤枝遊樂區及玉山國家公園等旅遊簡介。

下圖:紅肉李是桃源區最具特色的農特產。(攝影/陶依玟)



2012年6月27日 星期三

那瑪夏區復育螢火蟲 觀光產業復甦


    今年3、4月的螢火蟲季為那瑪夏區帶來上千觀光人潮,是八八風災後首見的景象,區內民宿和餐廳因此顧客活絡,業者也看到觀光產業復甦的契機。此外,那瑪夏區甜美多汁的水蜜桃和梅子為有機栽種,不但質優,也創下銷售佳績。
    以往那瑪夏區的螢火蟲在繁殖季節,走在路上就能遇到一大成群,因莫拉克颱風重創其棲息地,以致蟲跡難尋。在那瑪夏區公所積極復育下,成果一年比一年好,今年更舉辦災後首次賞螢活動,總共3梯次,吸引超過600人次上山賞螢,成果讓區公所振奮,期望有朝一日恢復與螢火蟲共舞的熱鬧景象,復甦區內相關產業。
    而那瑪夏區甜美多汁的優質水蜜桃,在市府積極輔導農民朝向有機栽種及分級包裝和銷售之後,從去年起創下千萬銷售佳績,今年也不例外,5月中旬後開始採收的水蜜桃銷售成果相當好,讓農民們樂不可支。
    至於那瑪夏區採無農藥有機栽培而廣受歡迎的梅子,梅農為了讓脆梅、梅精等梅子加工製品能夠有穩定的品質,特地組團前往南投信義鄉參訪,吸取信義鄉知名的梅子農產品製作及販售經驗,希望有朝一日,那瑪夏區生產的梅子加工品也能建立自有品牌。

下圖:今年那瑪夏區賞螢活動吸引人潮上山賞螢,也帶動當地觀光周邊產業。(攝影/劉瑋婷)


下圖:那瑪夏近年來發展有機栽種的梅子逐漸打出名號。(攝影/劉瑋婷)


茂林區結合生態與文化打造部落新傳奇

    茂林區內的多納溫泉和紫斑蝶等,以往每年能吸引20多萬遊客前往旅遊留宿,災後因道路毀損,加上多納溫泉也被沖毀,導致遊客銳減。為重拾光景,茂林以「三黑產業」重新出發,讓富有神話故事的紫斑蝶、萬山板岩藝術和多納黑米祭,幫助茂林觀光產業復興。
    茂林區的茂林、萬山和多納三部落,都有著屬於自己的神話故事。像每年11月舉行的黑米祭,傳說中多納一名忙於農事的婦女,因孩子在旁哭鬧無暇照顧,被水神聽到後,水神將孩子抱回去養育,並與婦女約定將來會讓孩子回到部落,但希望村民栽種更多的黑米來謝神,於是隔年,村裡農田真的種出很多黑米,而黑米也有如神佑般非常優質,成為多納最具代表性的農物。水神也遵守約定,在孩子長大成人後回到部落,並為部落做了很多事,多納村民為感謝水神相助,於是在每年11月黑米收成季節,便舉辦謝神祭典。
    而萬山的板岩雕刻和紫斑蝶也各有故事,因此茂林區公所將三部落的神話故事串連起來,發展成部落特色,舉辦賞蝶、黑米祭活動,並搭配萬山板岩雕刻,100年度起搭配接駁公車行駛,現在每天都有百位以上遊客、假日更有近400名遊客進入茂林區旅遊和消費。
    茂林區公所更規劃完成兼具展售地方產業和旅遊服務性質的茂林工坊,未來在道路整修完成後,期望旅遊人潮再現茂林區。

重建大事紀


(資料提供:高雄市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
5/19  杉林大愛園區商業中心動土,總經費約新台幣5千萬元,預計101年12月底完工。
5/28  高市府在蓮池潭舉辦「愛在八八‧感恩發發」活動,促銷重建區的農特產。
6/2   副市長劉世芳邀水利署第七河川局、農委會水土保持局台南分局,會同市府水利局、工務局前往茂林區高132線,會勘道路邊坡安全與道路排水等問題。
6/7   市府社會局邀請社團領袖參訪重建成果,副市長李永得出席表達感謝,期盼各界推薦親友前來旅遊,促進地方發展。

2012年5月30日 星期三

三年期限將屆滿 重建工作不停歇


    莫拉克風災重建條例3年重建期限將屆滿,高雄市長陳菊表示重建若能恢復得更完整,重建區市民朋友才能再度站起來,她透過市籍立委爭取展延重建期,並獲政院正面回應;行政院重建會日前通過重建工作延長2年。同時市府重建會也依重建區需求,提出計畫向中央爭取經費,讓重建工作與區域發展腳步持續進行。
日前市府整合各局處,將需要持續執行的工作整理成計畫,向行政院爭取經費後,已有多項陸續獲得同意。在觀光產業方面,逐漸復甦的寶來溫泉大街、以及茂林三黑產業(萬山岩雕、紫斑蝶及黑米祭),由中央原民會及交通部觀光局撥經費進行環境改善與產業提昇。在產業及建設方面,則有五里埔農業灌溉用水計畫和寶山村藤枝段38甲地公共設施等,分別由農委會及原民會補助辦理。
    另外,中央也同意具有教育意義的南沙魯土石流教育園區,由市府調整以原住民文化傳承及公共空間簡易美化為主軸。其他包括剛開館的小林平埔文物館,因具有文化與觀光雙重意義,市府特地編列3年5,000萬預算持續經營,其中除先動用中央莫拉克預備金2,000萬外,還將協調文建會共同編列1,500萬維護管理。市府重建會表示,目前還有許多協調工作正在進行,會持續為重建區居民爭取福利,確保3年重建期滿後,復甦工程不會間斷。


下圖  陳菊市長冒雨視察荖濃溪疏濬,緊盯重建工作進展。(高雄市政府新聞局提供)


李前總統親訪小林 肯定市府用心重建


  李前總統登輝關心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進展,親自南下走訪小林。在高雄市長陳菊陪同下,前往小林紀念公園獻花悼念罹難者,並遙望遭掩埋的小林原址。陳菊市長允諾待地質更穩固後,於小林原址種植樹木紀念故人,供後人憑弔;李前總統則肯定市府重建工作迅速周延,樹立地方政府的最佳典範。
小林紀念公園位在小林崩塌舊址南側高地,園內栽種181株台灣原生山櫻花,代表全數罹難者家庭,盼花開時的景致,能帶來希望,也期待悲劇不再重演。李前總統在陳菊市長及李永得、陳啟昱副市長陪同下,一行人走訪了紀念公園、平埔文化館及五里埔永久屋,行經苦路、瞭望台,在紀念碑前獻花致意,並在牧師帶領下禱告,罹難者家屬也到場追思。
陳菊市長表示,小林紀念公園的設計中,種樹紀念的想法來自李前總統。紀念公園內有181顆樹,代表當時被土石流掩埋的181個家庭、462個罹難者,也設有門牌號碼。此外園區內設「小林公祠」,按照平埔族的宗教傳統和儀式,將罹難者的靈魂請進公祠。
李前總統則盛讚市府對於小林的重建。他表示,不論是對罹難者家屬或是活著的民眾都有照顧,這就是民主社會,施政要以百姓為念、要照顧老百姓,全世界很少有這麼好的地方政府。

下圖  李前總統與陳菊市長一同獻花追思小林罹難村民(高雄市政府新聞局提供)

小林國小落成 重現平埔文化


  在八八風災中受損的小林國小,經過3年重建終於落成。於小林里五里埔基地易地重建的小林國小,利用原有地勢,將地面層層抬高,使坐落高處的校舍彷彿是「學習的天空之城」,讓學生能安心學習,並有受保護的感覺。這座學校是由劉國滄、陳俊銘兩位建築師聯合設計,過程中有樹德科大學生與當地居民參與,藉此以凝聚小林人的力量,同時利用此力量重建、傳承平埔文化。
校舍建築主體利用風災後隨處可見的漂流木、砌石等原始材料,展現風土建築特色。校園內的運動場,結合小林平埔文化之公廨與瞭望塔的建築特色,並融合於地景之中。另外,校舍在規劃時亦邀集社區居民參與討論,部分木構造也讓社區參與營建,包含獵人學校發展而來的司令台、由公廨發想的學習小塔、遊戲小屋及部分室內造型傢俱等。

下圖  小林國小宛如「天空之城」,讓學生安心學習。(甲仙區小林國小提供)


克服重建艱困 山區交通更安全


  莫拉克颱風對高雄市山區造成道路、橋樑嚴重毀損,為讓在地居民回家的路安全、放心,高市府工程單位克服艱困,3年來陸續完成基礎設施重建。道路與橋樑修復工程大約可分為兩類:一是單純的道路搶救修復,全數都已完成。二是風災後配合整體區域,重新規劃思考,其中以高132及高133線最具代表性,以下是本期的紀錄報導:


下圖  陳菊市長親自為新開橋揭幕啟用,帶動當地產業發展。(高雄市政府新聞局提供)



  高132線:安穩的部落交通

高132線原為茂林區茂林、萬山及多納3部落對外聯絡的唯一通道,全長15.5公里。莫拉克颱風期間,因濁口溪上游豪雨挾帶土石及漂流木淤積,使河床增高,河水沖毀多座跨河橋樑,沿河道路路基也嚴重流失,全路共有13處崩塌,多納大橋更因而被沖垮,阻礙當地1,800位居民出入。
擔憂茂林交通中斷後成為孤島,市府最初以開闢便道和臨時鋼便橋,方便居民進出。有鑑於茂林國家風景區生態景觀的重要性及保存永續原住民文化、觀光發展的前提,高132線重建刻不容緩。市府調查後發現,高132線道路大坍方的地區,皆屬災害潛勢區、環境敏感區,因此重建路廊經詳細評估後重新設計,融合「山、路、橋、河」共治精神,重新串聯茂林情人谷、紫蝶幽谷、蛇頭山及茂林各部落。此地的指標性建築「多納大橋」則採單跨鋼拱橋設計,對應周遭層疊山巒為背景,和多納高吊橋及龍頭山景觀互相輝映,形成一幅優美意境。已於日前通車,全線也已進入最後完工期。


下圖  多納大橋為高132線重建指標,優美造型搭配秀麗風光,是日後茂林區景觀地標。(高雄市政府工務局提供)



  高133線:溫泉路風華再現

  高133線北起寶來,南至頂新發,全長9.8公里,沿線為觀光溫泉區,素來有「高雄溫泉路」之稱。莫拉克颱風造成沿線19處毀損,多處坡地崩塌,路基橋樑遭土石流沖毀。市府對當地的重建即是以如何讓交通更為安全便利,並以復甦鄰近觀光業為重心,幾經評估後,決定避開敏感區,採重新設計路線,並重建沿線的新寶橋、新開橋、紅水仙橋及寶來溪橋等4座橋樑。  
  寶來溪橋與新寶橋,採單跨不落墩方式分別跨越寶來溪、巴斯蘭溪,重建後寶來溪橋長110米、新寶橋長80米,增加排洪斷面也強化地震安全性。橋樑均採雙拱肋鋼拱橋設計,兩橋於100年8月通車。紅水仙橋則選在舊址下游地質穩定處新建,結合了當地「情人樹」意象,採雙拱肋大、小兩跨鋼拱橋配置,狀似情侶相偎相依,今年6月底完工。
至於5月3日完工的新開橋,則是高133線上最具重建意義的橋樑,約13公尺長的預力混凝土橋樑,跨越不老溪,跨距120公尺、橋寬9公尺,同時也跨越土石流崩坍區。陳菊市長在通車典禮致詞時指出,新開橋通車後,串聯六龜美崙山登山步道、彩蝶谷、寶來、不老溫泉等風景區,未來可吸引更多觀光人潮到訪。

下圖  重新修建的新開橋已於今年5月通車。(高雄市政府新聞局提供)


下圖  紅水仙橋雙拱肋大、小兩跨鋼擷取當地情人樹意象。(高雄市政府工務局提供)

重建校園環境 讓學習更有趣


下圖    回到自己學校的學生們能夠更安心學習。(攝影/劉瑋婷)


     以節能省碳為興建概念的那瑪夏區民權國小,已成為全台綠能學校的典範;而因應為數眾多遷居人口在杉林區重建的民族大愛國小,也已是大愛園區內最重要的小學;小林國小也隨著新的五里埔小林村而重生,再加上部份整修興建的六龜高中,高雄市在八八風災中受損的學校,歷經3年重建,如今都重新加入培育學子的行列。
那瑪夏區民族國小與甲仙區小林國小,都被莫拉克颱風造成的土石流無情摧毀,民權國小校舍三分之二被掩埋,在緊急安置學生於其他學校寄讀後,展開重建工程。民權國小由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認養,和政府合作以全新的節能省碳綠能概念在那瑪夏區異地重建;民族國小則由慈濟認養,因南沙魯里民多遷居大愛園區,因此選在大愛園區重建,更名為民族大愛國小;小林國小則由TVBS台灣文教基金會協助援建,並隨著遷村在五里埔小林村重建。
此外,六龜高中在災前原已因建築老舊而有改建計畫,受到風災重創更讓老舊建築嚴重毀損。因校址地質仍屬安全,市府協調張榮發基金會及國際獅子會等協助援建,目前已完工使用,新校舍同時肩負災難時提供鄰近中、小學校緊急安置場所的責任。
  重建的3年過程,市府以不損及學生受教權益為最高原則,迅速完成新校舍用地取得及協調民間企業援助。並在重建中,為因應未知的災害,做足防備工作。
顧念突如其來的風災對幼小心靈的創傷,在重建區的學校中,更充實遊戲治療媒材,積極提供受災學校學生、教師及家長在內的心理輔導,適時提供心理支持或輔導,避免承受劇變而發生不幸,輔導機制及媒材更成為災後學校重建重要的一環。

  民族大愛國小:融入多元文化學習課程

  民族大愛國小在杉林大愛園區異地新建,由慈濟協助完成,校園整體規畫結合園區內自然景觀與人文特色,以簡樸色彩為襯底,結合多元族群意象空間。
民族大愛國小佔地 2公頃,目前有10班(包括1班幼稚園),學生人數達173人。建造時規劃了廣闊的綠色草皮、與在地保水、減碳效率高的喬木等,建構成有機的綠能校園與親和性校園空間,希望實踐「與大地一同呼吸」的綠色校園,讓學生在回到屬於自己的校園後,也能夠盡情地在綠色草地上奔跑活動。
不同以往的是,民族大愛國小的學生除了布農族、排灣族外,也包括客家及閩南人,因此族群融合是建校後需要面臨的第一課題。校長張新榮表示,校方初期在正式課程外融入多元族群文化課程,連音樂也同樣朝向多族群方向來教學,希望讓來自不同家庭和地區的學生,能夠學習包容彼此間的差異,與欣賞各族群的文化之美。
他說,風災後,學校努力的激發學生潛能及自信。因為唯有在學習上有自信,才能產生面對問題與挑戰的勇氣,也才會將危機轉化為契機。3年來,學生經歷寄讀他校及遷入新校舍的過程,雖然辛苦,但學生對外的表現都不差,該校的合唱團今年獲得高雄市東區冠軍、全台灣優等,這樣的發展很正面,也是該校未來努力的重點。

下圖    與大地一同呼吸的綠色校園-民族大愛國小。(攝影/劉瑋婷)



  那瑪夏區民權國小:在像家的綠校舍學習、成長

    瑪夏區民權國小在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協助下,以「綠建築」概念為主體,從原民傳統住宅型態延伸,讓校舍變成「有家的感覺」的大房子,設計出具有原民文化、環保、生態、教育及防災等多重意涵的校舍。該校除教學用途外,並兼具當地避難中心的功能,規劃備有7天份的食物、用水、用電,嶄新的學校設計理念和過程,吸引國家地理頻道前來採訪,並以記錄片方式於全球播放。
在那瑪夏區異地重建的民權國小,本來因為校舍老舊,加上漏水、漏電,在災前就準備重建。但發包前發生八八風災,整個校舍被掩埋了三分之二,經評估後,發現原地重建恐有安全疑慮,因此選擇在原校舍對岸覓地重建。興建完工後的校舍廣達2.8公頃,學校目前包括幼稚園共有7班,74位學生,每位學生可使用的活動面積近0.04公頃,面積相當寬闊。
民權國小師生在寄讀他校達2年之久後,對於能夠返校都感到無比開心。校長吳庭育說,回到自己的學校,一切可以按表操課,安定、穩定的感覺,讓師生相當欣慰,尤其學校面積擴大,校舍各種綠能概念融入,讓師生在教學和就學上的心境更加踏實,也讓師生格外珍惜。


下圖  那瑪夏民權國小設計有原民文化、環保節能多重意涵。(攝影/劉瑋婷)





The Schools Rebuilt For Typhoon Morakot Stricken Areas

  Many schools in southern Taiwan were damaged seriously by Typhoon Morakot in August of 2009. To ensure that education of students in the area continued unabated, theKaohsiung City Government arranged for these children to study in other schools temporarily, and also to comfort the children’s mind, furthermore, they rapidly relocated to rebuild the schools with the assistances and the participation from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After 3 years, these schools rebuilt gradually and students may come back to their own school for studying. Among these schools are the Mincyuan Elementary School inthe Namasia District, the Siaolin Elementary School in the Jiasian District and the Minzu Da Ai Elementary School in the Shanlin District.

射耳祭登場 全台布農族齊聚那瑪夏


    5月17日至19日在那夏區進行的射耳祭活動,首次由全台各布農族部落聯合舉辦,吸引許多人潮前往同樂。此次盛會,布農族人「以武會友」,近2,000位勇士同場競技,展現現代獵人的射箭、投擲矛、負重比賽、生火、砍木、扛豬、籃球、排球等武藝。
    全台布農族遍居在高雄、南投、台東、花蓮各縣市山區,射耳祭是布農族一年一度的重要慶典,多在每年5月農閒時舉行,透過射箭、扛豬等體能競技,確立成年男子在部落的地位,也藉此傳承狩獵文化。以往在各縣市分別進行,並由各部落輪流辦理,今年「2012全國布農族射耳祭暨傳統技能競賽活動」,是第一次整合所有布農族部落,擇定在高雄市那瑪夏區舉辦。
    那瑪夏原本3年前就輪到主辦,但因碰上八八風災而讓出機會給其他部落,今年如願舉辦。除藉此凝聚各部落情感外,也讓各部落瞭解那瑪夏恢復的景況。由於5月正是那瑪夏水蜜桃盛產季節,區公所同時在慶典期間舉辦原住民畫展、感恩之夜、選手之夜和文化論壇等,吸引非常多民眾上山參加活動,品味最道地的布農風情,近距離接觸原住民文化。


下圖  布農族的八部合音讓人讚嘆。(攝影/張筧)

下圖  全國布農族射耳祭以傳統祭儀方式在那瑪夏區隆重舉行。(攝影/張筧)




恢復重建區往日繁榮 市府積極協助產業重建


    莫拉克颱風重創高雄市山區各項產業,為活絡當地生機,市府擬訂3策略,包括:原鄉特有種及有機作物推廣、改善原鄉農產品加工設備及推廣文創、休閒觀光等。3年重建一步一腳印走來,相關產業已漸上軌道。
不少重建區居民在風災後,選擇回鄉從事最熟悉的農業。市府除協助重整農地,並輔導轉型精緻有機農業,提高產值。目前包括桃源區的紅肉李、梅子、愛玉;那瑪夏區的水蜜桃、梅子;茂林區的黑米;六龜區的有機樂活茶等,都陸續取得有機認證。另杉林區包括大愛園區及小林二村等,市府以協助當地居民投入農耕,安定生計為首要目標,並在企業協助下成立永齡有機農場,現已提供百位居民工作並學習有機栽種。市府還計劃向台糖租地,預計以2年時間協助居民整地、發展有機農產,讓居民能藉由熟悉的農作自立。
市府發展有機農業的同時,也輔導原住民區開發各種農產加工品,目前已有甲仙的水果乾、那瑪夏的青梅、桃源的愛玉及藤枝的掛耳咖啡等特色產品上市。以今年那瑪夏的醃漬梅子來說,不到1個月就銷售一空。
市府更積極鼓勵地方運用文化特色結合農特產,開發觀光遊程、文創產品與行銷伴手禮。例如,在六龜區,新發的茶園開發手工製茶體驗、茶園導覽,並提升製茶技術;打造「六龜茶」品牌。而在大愛村,則有居民成立的手工工藝坊,手製原住民琉璃珠、葫蘆雕刻等,工藝坊開發各種市場商品,讓原住民文創產業能夠行銷更廣。而陸續進駐小林二村的原小林村居民,則以「日光小林」品牌推出小林麵包、手工香皂等都受到好評。日前限量推出的日光小林手工月餅、小林年糕都在短時間銷售一空,小林人以打造特色農產加工品,重新找回了小林人的生機。


下圖  桃源區有機愛玉健康安全,受消費者喜愛。(攝影/施美旭) 


下圖  那瑪夏區梅子品質佳,是消費者搶購首選。(攝影/劉瑋婷)

下圖  小林年糕以限量方式推出,大受好評。(綠逗工作室提供)



重建大事紀


(資料提供:高雄市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

5/3  陳菊市長視察荖濃溪疏浚,指示相關單位做好防汛準備,各項疏浚工程務必於5月底前完成。
5/8  市府原民會參與「第13屆上海國際食品展SIAL」,推廣高山愛玉子、野生茶及創新研發產品,擴展原民農特產品行銷通路。
5/11 那瑪夏「2012年春之頌系列活動-戀戀螢火蟲」活動,參與人數各梯次呈倍數成長,成功行銷部落觀光。

2012年4月24日 星期二

樂樂段永久屋完工 永久屋全部落成


下圖:最後一批的高雄市永久屋重建,桃源區樂樂段已落成入厝。(照片由高雄市政府莫拉克風災重建委員會提供)
    位於高雄市桃源區的樂樂段永久屋完工後,居民已在4月21日搬進新厝,莫拉克風災後的永久屋工程全數告一段落。擁有新的起居住屋後,象徵重建工作,將由家園重建朝向下一階段產業重建邁進。
    遷入樂樂段永久屋的家戶共有20戶,原是距離此地不遠的桃源區勤和部落居民。勤和部落在莫拉克颱風中受創嚴重,部分居民被安排遷居至杉林大愛園區,一部分則希望能夠留住在原居住地附近,幾經尋覓後選定在寶來附近的樂樂段,由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無償撥用土地,法鼓山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援建捐贈,由徐伯瑞建築師事務所進行規劃設計。
    建築設計團隊在規劃過程中與居民多次溝通,期望打造出居民心中良好的居住環境。由於入住居民均為布農族,整體設計上即以布農族文化為特色。在社區活動中心外牆設置了該族特有的「布農年曆」,各家屋造型亦參考傳統布農族石版屋之造型,採方形平面及雙斜屋頂,各戶陽台也以布農族編織圖騰做為裝飾,並盡量設置通舖型臥室,以滿足居住習慣,另外各戶還設置農具儲藏室,兼顧生活、生產需求。


市府獎勵開發套裝行程 活絡重建區觀光產業



下圖:重建區交通已恢復通暢,陸續舉辦活動,歡迎遊客到訪。(攝影/王御風)

下圖:每年的射耳祭是布農族人的傳統大事,也是那瑪夏重要文化觀光資源。(攝影/劉瑋婷)

    4至5月可說是重建區的觀光旺季,春之頌、賞螢及射耳祭等活動陸續登場。為吸引民眾到重建區旅遊,提振當地觀光產業,高雄市政府重建會、觀光局及原民會合作推出「獎勵旅行社開發本市重建區套裝行程計畫」,希望透過補助方式,鼓勵旅行社開發重建區行程,吸引更多遊客前來觀光。

    重建區以往來是高雄市主要的觀光區域之一,卻在莫拉克風災後,因道路受損而交通受阻、土地遭到破壞,嚴重影響觀光發展。市府重建會在所有產業重建中,向來積極設法重振觀光業,從99年起率先全國推出真情巴士,希望降低交通不便的因素,載運觀光客進入重建區,實施2年後,成果已逐漸展露。隨著重建區硬體重建工程逐步完工,今年度推廣重建區觀光的重點也將以新面貌登場,來迎接遊客。
    101年度新推出以旅行社為對象的「獎勵旅行社開發本市重建區套裝行程計畫」採取補助方式,獎勵旅行社開發重建區的套裝行程,讓旅行團進入重建區遊玩有更多元的選擇。
    這項計畫受理時間由今年4月起至11月30日止,凡由旅行業者組團至重建區(杉林、六龜、甲仙、茂林、桃源、那瑪夏)觀光旅遊,將補助每位團員餐費(不含早餐)新台幣150元整。補助條件是每團團員須在15人(含)以上,並在重建區合法設立餐廳用餐,而且行程包含高雄市兩個景點以上,其中之一必須為重建區內的景點。
    4月以後,重建區有許多觀光活動陸續登場,如全國布農族射耳祭將在那瑪夏舉行,茂林區的藤枝森林遊樂區也將重新開園。市府希望藉由此補助計畫,提高業者開發重建區行程的意願,詳情可洽高市府觀光局觀光發展科(07)215-5100進一步了解。




國際專家學者5月齊聚高雄 研討防、救災及見證重建

下圖:參與此次國際研討會的學者會參訪杉林區永齡農場,見證台灣的重建績效。(攝影/王御風)

    5月2日至5日,一連4天在高雄市國賓飯店,將舉行「2012社會管理系統國際研討會」。與會的國際專家學者將討論防、救災及災後重建等相關議題,並將前往杉林區參觀永久屋基地、永齡有機農場,以及小林村遺址參訪紀念公園及平埔文物館,實地了解高雄市政府3年來投入重建工作的績效。
    全球氣候變遷,天然災害無預警發生頻仍,災後的各個重建面向越來越受重視。國際間相當重視台灣八八風災的重建過程,列入重要研究對象範例之一。「社會管理系統國際研討會」已分別在日本、中國和斯里蘭卡等地舉辦過7次研討會,此次特別挑選於高雄市舉辦第8屆研討會,就是看中高雄市的重建經驗及成果,可做為日後各國災難發生後的重建模式,具有參考的指標性意義。
    主辦單位表示,台灣於1999年、2009年分別遭受集集大地震與莫拉克颱風重創,政府學習化被動為主動的防、救災機制,在國土保育與防災避災原則下,依據重建計畫分階段進行重建。過去2年多時間,在中央、地方、NGO團體與企業界通力合作下,莫拉克風災重建過程相當順利,這些經驗將透過這次國際研討會,與國際社會交流。

13項善款運用計劃 助重建區產業大步向前



下圖:具有族群特色的小林夜祭是發展文創產業的基礎,陳菊市長去(100)年出席五里埔平埔文化園區新公廨啟用並擔任主祭官,在當地耆老及族人陪同下祭祀太祖,追思故人。(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下圖:「日光小林」是小林村民重建之路打造的新品牌。(攝影/王御風)

    重建工作在各界努力下,急難救助的工程多已完成,日前高雄市政府及高雄市莫拉克風災民間捐款專戶管理會,又再通過以振興重建區產業為目標的善款運用計畫,總計13項提案,內容著重於農業、觀光、文創等三個面向,希望藉此復甦重建區的經濟力,從今年3月起陸續執行。

農業耕作計畫  居民重回土地

    高雄市杉林區是莫拉克風災後,遷入最多重建區居民的行政區,包括杉林大愛園區及小林二村,共有上千戶居民,原以務農為主的他們,最大的心願就是能再回到農地。因此農業就成為杉林區重建計畫中的主軸,尤其當地環境的好山好水很適合發展有機農業,於是在永齡基金會協助下,興闢了永齡有機農場,提供當地居民就業機會。
    而此次善款運用計畫之一,是由臺灣八八水災小林村重建協會及大愛園區管理委員會向市府建議,由市府重建會及農業局提案,經委員會同意後,向臺糖承租農地,讓居民重回農地耕作。此計畫不但幫助居民們繼續保有農保資格,也讓杉林區的有機農業發展向前邁進新紀元。

觀光復甦計畫  吸引遊客回流 

    重建區先前遭受毀損的基礎建設,如道路、橋樑等已陸續修復,如何號召遊客重返當地旅遊景點,是當前振興觀光的首要目標。除了先前已進行的「獎勵旅行社開發本市重建區套裝行程計畫」外,在本次善款運用計畫中,特別針對藤枝森林遊樂區及杉林大愛、南橫商圈提案,希望啟動遊客到重建區觀光的列車。
    藤枝森林遊樂區秀麗的景色及壯闊的山林,讓遊客們印象深刻,園區在八八風災毀損後關閉,業已整修完成,觀光局及桃源區公所特別提出「重現世外桃源」計畫,希望能建立示範行程,吸引遊客至桃源區觀光。該行程考量減少對當地生態環境的負荷,為使山林能夠獲得休養,透過藤枝附近寶山地區的整體規劃,再增加許多人文特色的深度解說,讓旅程更豐富、充實,進而產生認同、欣賞,而格外珍惜這些寶貴的天然資源。
    另外市府教育局也希望透過校外教學的方式,提案「杉林大愛、南橫商圈重建校外教學參訪實施計畫」,目的為鼓勵高雄市的學生認識莫拉克颱風受災區的生態環境,不只是透過書本與新聞資訊,而是實際到現場用手腳去感受、用眼睛去觀察,藉由解說教學的過程,真實瞭解氣候變遷對於土地及家鄉的破壞,也發揮間接協助重建區觀光產業的力量。

發展文創產業  行銷來幫忙

下圖:平埔文物館是發展文創產業的極佳基礎(攝影/王御風)

下圖:透過設計及行銷,六龜區推出的多項特色產品必能更為暢銷。(攝影/王御風)


    在善款運用計畫中,高市府文化局也特別針對小林平埔就文創產業發展提案,使活絡重建區的文創產業受到矚目。以平埔族為主的小林,目前分住在甲仙區五里埔永久屋基地、杉林區小林二村及杉林區大愛園區,其傳統文化深具族群特色,除每年舉辦的小林夜祭外,平埔文物館亦已開園,這些都是發展文創產業的極佳基礎,所以文化局將連結都會區內文創產業空間的資源與經驗,推動在地文創商品開發與產業化。
    重建區產業重建執行至今,雖然具有特色,但還是需要更多行銷來讓更多人認識和喜歡,進而有意願購買這些產品。以大愛園區為例,園區有機農業、愛玉等農特產品及文創產品雖已成形,但缺乏整體行銷,所以銷售成績並不如預期。因此高市府經發局特別提出「高雄市杉林大愛園區產品行銷通路推廣計畫」,將輔導、協助園區內現有產品之研發、分工量產及包裝設計等,並整合大愛園區內產品的管銷機制,打造一個產、銷串聯的輔導整合平台,活化園區內產業經營和銷售。希望能透過此計畫,讓重建區商品打入市場。


讓世界聽見布農族的鼓聲 高雄市建山國小受邀德國演出


下圖:森巴鼓隊以布農族射耳祭的射箭舞蹈為德國演出開場。(高雄市建山國小提供)

  成軍不到一年的高雄市桃源區建山國小森巴鼓隊,今年3月接獲來自德國柏林第11屆文化嘉年華會主辦單位的邀請,將於5月24日前往德國,與全世界107個國家共同演出,讓代表台灣布農族的鼓聲在德國及全世界響起。
  桃源是莫拉克風災受創嚴重的區域,不少小朋友因失去親人而童稚的笑顏不再,為讓小朋友能夠振作並重拾對生活的希望,建山國小教務主任蔡欽民在夢想社區文教基金會的協助下,成立了森巴鼓隊,28位鼓隊成員從小二到小六都有。
  隊員一開始接受外國專業教練的5天密集集訓,之後才由蔡欽民主任接手訓練及督導學生。蔡欽民笑說,原住民的天生音感和節奏感,讓小朋友打起鼓來更得心應手,每天利用下課的20分鐘練習,就讓成軍不到1年的森巴鼓隊受邀到台灣各地演出,也因此有機會獲得德國柏林嘉年華會主辦單位的青睞,特別捎來邀請函,邀請小朋友前往演出。
  接獲來自德國的邀請函,讓建山國小校方和小朋友一則喜、一則憂,喜的是表演水準獲得國際肯定,憂的是全團28位學生及7位隨行老師,至少280萬元的旅費根本沒有著落。蔡欽民原本打算抵押自己的房子,讓一輩子都未出過國,未來可能也不容易出國的山上孩子們,能夠到國外為國爭光,並從中得到榮譽及自信心。後來消息見諸媒體及校方勤於拜會公部門後,來自四面八方的募款演出邀請,讓鼓隊幾乎每週都出團演出來籌措旅費。蔡欽民曾擔心小朋友精神體能沒辦法負荷,但小朋友為了能夠出國演出,即使磨破手指、腳被鼓打到淤青,都拜託主任讓他們能出團演出。
  建山國小森巴鼓隊的小朋友們都視這次出國為一輩子最重要和光榮的事情,他們每天加緊練習,興高采烈地在假日出團到全台各地演出,因為他們知道現在的辛苦,可讓他們出國為台灣爭光,也因為不斷地努力,不到1個月的時間,就靠自己的力量籌到320萬元,超出原先預期。蔡欽民說,募款的邀約一直持續到他們從德國演完回來之後仍有數十場,雖然辛苦,但很值得。
  如今,建山國小森巴鼓隊的樂音確定將在德國響起,為讓更多人能認識臺灣布農族的文化和音樂,蔡欽民打算在德國的演出中完全融入布農文化,一開場有象徵布農族最重要的射耳祭的射箭身段,接著有布農童謠、爵士樂,以及五種布農舞蹈隊形變化,全程完整演出達17分鐘。
  建山國小森巴鼓隊到德國的10天展演旅程中,將在活動第一天完成總長3.5公里的踩街遊行,接下來3天將有定點演出,並與來自107個國家,4千多位表演者共同登上世界舞台,讓布農的鼓聲在德國響徹雲霄。


下圖:為讓布農鼓聲在德國響起,森巴鼓隊的成員們每天都加緊練習。(高雄市建山國小提供)


The World Hears the Voices of Taiwan’s Bunun Tribe

  So many Bunun children in Taoyuan District lost their smiles following the devastation of Typhoon Morokat in 2008.  One wondered whether a ray of sunlight would ever touch them again.  The sunshine came back into their lives when the Simba Drum Team from the Jian Shan Elementary School formed a troupe for students from all grades to perform in Germany. The voices of indigenous children are like nothing ever heard, and this troupe comprised of unique indigenous voices will dazzle audiences at the 11th “Karneval der Kulturen” held in Berlin this year in May.
  The troupe recived support from people from all walks of life who believed their vist to Germany was the opportunity of a lifetime.
  The Bunun tribespeople will represent Taiwan on this international stage singing their traditional songs and performing their traditional dances. The festival includes 4 thousand performers from troupes from 107 countries performing during the Carnival time.  This is to be the children's glorious moment.

鼓動森巴的靈魂人物—建山國小教務主任蔡欽民


下圖:建山國小教務主任蔡欽民是森巴鼓隊的靈魂人物,上場前他都親自為小朋友化妝。(高雄市建山國小提供)

     「我真的很感謝、很感謝台灣的善心人士,能夠完成建山小朋友出國為台灣爭光的心願」,一度為了籌措建山國小森巴鼓隊出國演出旅費,而打算抵押自己房子的蔡欽民,對於鼓隊募款消息短短不到1個月的時間就能籌足旅費,感到相當開心,也感受到台灣處處有溫情,更肩負著出國為台灣爭光的重責大任。
    事實上,在建山國小受邀到德國演出,卻苦無充裕經費的消息曝光後,便有熱心網友在facebook上為建山國小的森巴鼓隊成立粉絲專頁。蔡欽民說,臉書粉絲專頁建立後,很快就有台灣在德國當地的學生和朋友說願意幫忙當志工,在德國演出的10天中協助帶小朋友表演,更有來自台灣各地及海外華僑的電話,主動詢問資金缺口和需要協助的內容,另外來自高雄市政府各局處的邀約演出電話及經費補助也是接踵而來,讓一度想拿自己房子來向銀行借貸的蔡欽民相當感動。
    蔡欽民說,他當初想拿房子貸款,是因為小朋友很期待,對他們來說,可能這輩子只有這次出國的機會,而他想為小朋友們圓夢,為曾經受過風災之苦的小朋友們建立起自信心,也讓布農族悠揚震撼的鼓聲和文化之美,能因為這些小朋友的演出,呈現在國際的舞臺上。如今夢想已完成一半,接下來的一半,他們將竭盡所能地完美呈現,也藉此向所有曾經幫助他們的善心人士,交出一張漂亮的成績單來表達感謝。

大同醫院二週年院慶,院長帶領醫護上那瑪夏義診


下圖:大同醫院院長余明隆(左一)親自帶領同仁前進那瑪夏區義診。(大同醫院提供)。

下圖:上山的牙醫師為居民檢查牙齒及口腔。(大同醫院提供)。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今年邁入改制2週年,為發揮社區醫院精神,將前往高雄市那瑪夏區進行義診的活動,視為重要院慶活動之一。在院長余明隆親自帶領下,20多位包括心臟內科、肝膽內科、牙科、檢驗科等醫護人員,上山為近300位那瑪夏區民眾進行健康義診。余明隆表示,健診結果若有再進一步追蹤檢查的需要,將透過那瑪夏區衛生所轉介至高醫、大同等醫療院所。
    大同醫院此行為那瑪夏區南沙魯、瑪雅和達卡努瓦等3里居民,進行一般理學(身高、體重、血壓及體脂肪等4項)、腹部超音波、心電圖、骨質密度、X光、抽血檢驗與四癌(口腔癌、子宮頸癌、乳癌、大腸癌)篩檢等項目檢查。
    余明隆表示,自民國99年1月起,大同醫院以ROT方式委由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團隊營運後,設身處地為高雄市弱勢團體、上班族與婦女朋友,陸續推出合適的醫療服務,如:身心障礙整合門診、長壽門診、黃昏門診及婦女健康醫療中心等,大同醫院也伴隨公衛政策,實地走進社區與人群接觸,今年配合健保局推動「山地醫療給付效益提升計畫(IDS)」,前往那瑪夏區進行義診,讓偏遠的原住民區民眾能享有和市區民眾相同品質的醫療服務。

企業展現大愛—提供免費安親並鼓勵學童唸書



下圖:林德和(左一)發揮在地企業責任,在甲仙區推出讀書計劃。(統一超商公共事務室提供)

下圖:集點換早餐活動,讓小朋友踴躍繳交讀書報告。(統一超商公共事務室提供)


    十多年前林德和返回家鄉高雄旗山區經營超商,進而在鄰近的甲仙區開設第二家門市,八八風災後有感於人口外移及隔代教養,使得不少學童下課後無處可去,而有群聚使壞的情況,秉持一份在地企業回饋社區的初衷,讓他從去年9月起,一連6個星期發出愛心護照,鼓勵學生讀書和跑步來集點換早餐和贈品。經過半年多來的推動,小朋友在學習與態度上已經進步很多,把上台發表讀書心得視為一項榮耀。
    林德和在甲仙區推動讀書活動,是參與統一超商企業的計劃。藉由企業的力量和結合在地學校的推廣,半年來帶動330位學生讀完1,647本書、跑完60萬2400公尺,平均每天有39本書從書架上被借出去,早餐兌換率達8成,成果顯著。
    林德和提起推動這項讀書計劃前,超商門市發生一些竊案,深入調查發現是區內學生所為。這些學生的偏差行為,原因多是家庭結構出現問題,得不到大人的照顧和關愛。他說,有位過去曾來消費的母親帶了唸國中的孩子來超商,他印象中這個小孩小學成績中上,彬彬有禮,但這回他主動跟孩子打招呼,沒想到孩子臭臉相對,掉頭離開。林德和驚訝的向這位媽媽問起源由,才知道在八八風災後,因家有災損,家長為了謀生選擇離家工作,只好將孩子託給年長的阿公、阿嬤照顧,半年多再回甲仙,孩子卻已變了樣。
    這次經歷讓林德和擔心這些孩子們的成長和未來,也盤算著想為甲仙的孩子做點事。他看到甲仙國小過去推廣拔河運動,學生在共同求勝下,建立團隊精神,連帶地使升上國中孩子們的禮貌、品行都表現很好,讓他也想給孩子們適當的鼓勵,引導孩子正向發展,於是向加盟的母企業提出計畫,在甲仙當地推出讀書、跑步集點換早餐和玩具的活動,也得到學校的支持。
    在計畫進行的過程中,林德和發現,有些孩子有閱讀障礙,因此他開始帶著小朋友從繪本開始閱讀,並引導他們發表心得。經過一步步的引導,不少小朋友從一開始的畏縮,到最後爭相上台發表讀書心得,讓參與的家長和親友們是驚喜不已。
  因為讀書計劃迴響熱烈,林德和再接再厲,將計劃對象從原本的小四至國三擴大到幼稚園到國三,希望藉由推廣,讓甲仙學生的生活能夠有所寄託,也帶動甲仙的閱讀風氣。
    值得一提的是,林德和經營的超商還化身為社區安親班,不僅提供地方讓小朋友放學後讀書溫習功課,等待父母來接回家,同時也提供超商內的免費電話讓學生可以跟家長聯繫,讓因工作而無法準時接送小孩的家長們相當安心,也成為社區裡的最佳保母。

重建大事紀

(資料來源:高雄市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 

3/06 六龜區新發至寶來溫泉沿(高133)線的紅水仙橋已完成首跨鋼拱橋吊裝,預計6月開放通車。位於不老溫泉區段120公尺長跨徑的新開橋,近期則可開放通車。
3/28  「2012年那瑪夏春之頌系列活動~戀戀螢火蟲」至4月底止,共舉行三梯次。
3/31 那瑪夏區行政中心預定102年6月完工,提供民眾便利的洽公空間。
4/6  「2012全國布農族射耳祭暨傳統技能競賽活動」5月17日至19日在那瑪
夏國中舉行。

2012年3月26日 星期一

傳遞希望與信心 陳菊市長捐贈重建區農產品給日本311震災區居民

下圖:陳菊市長(右二)捐贈香蕉,對日本311地震災民感同身受。(高雄市政府新聞局提供)

    莫拉克風災重建區的農產品,在當地居民與市府共同努力下,受到國內市場好評。此次陳菊市長率市府團隊參加東京國際食品展,特地帶了50箱旗美地區出產的香蕉,捐贈給日本311震災區居民。另外還將視農作物生產期,後續再捐贈包括鳳梨、荔枝等蔬果在內,總價值新台幣100萬元的農產品。
    東京國際食品展歷年入場參觀的專業買主不下7萬人次,近9成為日本食品通路批發、餐飲服務、製造商及零售業者。今年自3月6日起為期4天的展覽,吸引72國參展,為拓展日本食品市場,高雄市和雲嘉南3縣市,個別與外貿協會合作,在展場內設置主題館。高雄市以「高雄物產館」名義參加,突顯「高雄首選」特色。
    把握難得商機行銷農產品,陳菊市長與同行的高雄市議員赴會場為參展廠商打氣。陳菊市長強調,此行目的是要將優質、安全,但日方尚未開放輸入許可的水果行銷出去,如蜜棗與紅龍果等,期能與日本建立雙贏互利的經濟體,獲得更多外銷訂單。
    此次赴日參展單位除高雄市知名廠商代表外,重建區的美濃、甲仙農會也參與展示美濃的香蕉、甲仙有機梅精等農特產品。由於今年東京食品展舉辦時間適逢日本311大地震屆滿1週年,陳菊市長表示,台灣經歷過921大地震與88風災,特別能感同身受,此行也將88風災受損農民所栽種的香蕉及樂觀奮鬥的精神,傳遞分享給日本重建區的災民,現場由日本仙台市教育局官員佐藤先生代表仙台小學師生接受贈予。
    佐藤表示,311地震屆滿1週年,但災區居民傷痕仍未平復,相信災區小孩收到這份禮物後,一定會恢復元氣、再站起來。高雄市政府將從3月起,持續至8月份,以捐贈實際行動,向日本傳遞臺灣的愛與關懷。

杉林大愛園區活動中心動土 幸福高雄多一處亮點

    杉林大愛園區在永久屋落成後,後續以促進社區合作及凝聚居民共識為建設主軸,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即是規劃有圖書室和廚房空間,可提供社區民眾舉行集會使用的活動中心。
    杉林大愛園區活動中心已於2月24日舉行動土典禮,由市府工務局局長楊明州主持,出席來賓除園區居民、大愛園區發展協會外,行政院重建會主任秘書顏久榮、市議員伊斯坦大‧貝雅夫‧正福、市府重建會執行長陳凱凌、社會局副局長謝琍琍等也到場觀禮,預計今年8月底完工。
    莫拉克颱風重創南台灣後,政府與社會各界隨即整合資源設置杉林區月眉永久屋基地,提供災民安身之所。然而園區內尚未針對老弱婦孺等對象,建構家庭資源的社會福利服務,此次興建多功能民眾活動中心,總面積515坪,規劃有活動中心、社區廚房、小型圖書室、2間多功能會議室、展覽中心和文康休閒室等多樣化空間,可望提供居民綜合性社福功能,提升生活品質,也可提供大型會議、休閒或婚喪喜慶等需求時運用,讓幸福高雄又多一處亮點。
    市府新工處指出,工程設計著重多元族群融合、社區認同及永續生態社區為概念,建築主體外觀呈現簡單、清新形象,斜屋頂造型與自然素材搭配,並特別處理日照、通風、採光等問題,搭配原生樹種及植栽,創造生物多樣性環境,延續周遭自然田園景觀及原始山景生態,符合綠色環保建築的設計原則。

下圖:杉林大愛園區活動中心動土,未來可提供居民集會使用。(高雄市政府工務局新工處提供)

回家的路更安全 茂林多納橋將通車

    為讓重建區居民回家的路更安全順暢,在市府新工處積極努力下,連結茂林高132線公路,造型優美的多納橋預計4月通車,未來也將是當地景觀地標之一。
    茂林區擁有壯麗的山川美景與豐富的人文特色,情人谷、紫蝶幽谷、茂林谷、美雅谷、百步蛇頭山,和多納的石板屋、黑米祭及石板藝術等,深受觀光客喜愛。但莫拉克風災後,茂林區高132線沿線道路橋樑嚴重毀損、交通受阻,當地觀光產業受到很大打擊。
    為儘早重振當地觀光產業,陳菊市長十分重視並持續關心各項災後重建工程進展,多次親赴災區協調整合市府資源,希望早日完成交通基礎設施重建,讓居民免再受洪汛斷路之苦。
市府新工處指出,重建後的多納橋採單跨鋼拱橋設計,跨距長達172米、橋寬9米,工程費3億4千多萬元,橋面為雙車道,白色橋體造型線條柔和,與多納高吊橋及龍頭山景觀互相輝映。重建的多納橋因為道路改善及橋台高度增高,不僅提升道路安全,更串連茂林區紫斑蝶及多納區溫泉的觀光資源,有助當地觀光產業發展。

下圖:積極重建的多納橋預計4月通車,讓茂林區交通更順暢。(高雄市政府工務局新工處提供)

勾勒重建區新風貌 市府提出八大願景

    重建工作將屆滿3年,當初以急難救助為主的工程設施及永久屋規劃大多已經完工。接下來面對如何重建當地產業及文化的課題,市府重建會特別提出八大計畫,並爭取中央補助,分別是:電動車計畫、區區有公車、寶來大街環境與河岸改善、茂林三黑特色產業、南沙魯土石流紀念公園、甲仙化石館改善、永久屋工藝技術提升、杉林大愛園區社區整體環境塑造。以下分為居住環境改善及產業提升兩大部分來介紹,讓重建區民眾瞭解八大計畫相關細節。

居住環境改善--電動車計畫、區區有公車、南沙魯土石流紀念公園及杉林大愛園區整體環境塑造

    市府提出的八大計畫中,用於居住環境改善的有四項:分別是適用於全區的電動車及區區有公車計畫,以及那瑪夏區的南沙魯土石流紀念公園和杉林大愛園區的環境改善。
    在重建區道路逐步修復後,最重要是連接重建區居民與其他地區的大眾運輸系統,同時也可扶植重建區的旅遊潛力,因此市府計畫藉由國道10號快捷公車路線,運用巴士及電動車等接駁計畫,達成「區區有公車」的大高雄重建區運輸路網,串連重建區各重要部落與示範點。
    除各區大眾運輸系統外,市府也針對那瑪夏區及杉林大愛園區的整體環境改善提出建議,分別是將那瑪夏區發生土石流的南沙魯範圍,劃定改建「南沙魯土石流紀念公園」,藉由林地、步道綠地,重塑那瑪夏區整體入口景觀,讓那瑪夏早日揮別災區印象。
    大愛園區內居住漢民、原民、平埔不同族群,其中原民區將因原民會啟動「原住民建築文化語彙計畫」,使得園區內的原民家屋獲得補助,因此各個街道巷弄呈現特殊的原住民風貌。為同步改善漢民區與小林區街道公共景觀,市府希望額外爭取經費也投入改善。

下圖:市府規劃大愛園區闢建原住民文化公園。(模擬圖/高雄市重建會提供)

產業提升--寶來大街環境與河岸改善、茂林三黑特色產業、甲仙化石館改善及永久屋工藝技術提升

    市府除提出居家環境改善外,也同樣關注如何提升當地產業,因此特別針對寶來溫泉、茂林、甲仙及永久屋提出產業計畫,積極爭取中央支持及補助。
    著名的寶來溫泉區已逐步復甦,去年溫泉季就湧進不少觀光人潮。但寶來主要的商業區寶來大街,以及河川堤岸綠化工程,仍有改善空間。因此市府提出打造悠閒舒適的溫泉大街意象與風情計畫,希望爭取交通部觀光局及經濟部水利署的支持,讓今年的溫泉季吸引更多人來到寶來。
    重建區另兩個著名觀光景點,分別是茂林區的「三黑」及甲仙化石館。茂林境內擁有獨特的自然生態與文化,其萬山岩雕、紫斑蝶及黑米祭均有其傳統及特色,市府將其整合為「三黑」特色產業,並整體規劃行銷。而甲仙的化石館,由於藏有許多珍貴化石,是極具知名度的化石陳列館,市府計畫重新整修後,讓其成為甲仙區的觀光亮點,吸引遊客至茂林及甲仙觀光。
    除了振興原鄉產業外,杉林大愛園區如何自立更生發展產業,更是一大挑戰。許多永久屋居民具有藝術天分,且能運用原鄉天然素材創作,但欠缺設計及精進技藝的機會,因此市府規劃讓居民至工藝研究所受訓,並補助其生活費用,以提升其技藝,提高作品產值。
    重建工作將屆滿3年之際,市府整合前兩年的工作成果規劃新願景,並於今年2月15日與行政院重建會業務聯繫座談會議中提出,若能獲得中央補助並落實,可望大幅解決諸多問題,讓重建區整體環境向前邁出更大一步。

Kaohsiung City Government’s Eight Projects for Rebuilding Typhoon Area

 As the three year anniversary of Typhoon Morakot approaches, the Kaohsiung City Government’s attention is turning toward reviving local industry and local culture in the impacted areas. Eight projects are underway. These projects include: electric shuttle bus routes; public buses for all administrative districts; clean up and other improvements for the Baolai Hot Springs area; upgrading the Jiasian Fossil Museum; decorating the houses in the Da Ai Community; construction of a Nanshalu Memorial Park to commemorate the area that was buried in mudslides in the Namasia district; in the Maolin District, development of stone carvings in the Wanshan Village, a Euploea Butterfly Nature Park as well as showcasing the unique culture of the Rukai Tribe’s Tapakadawane Ceremony; and finally, providing funds for the residents in the Permanent Relocation Housing projects to receive training in the National Craft Research Institute. It is anticipated that these efforts will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livelihood and general environment for the people who live in the affected areas.

下圖:市府提計畫希望大愛園區家戶房舍具有不同特色。(攝影/王御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