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期居民入住後,大愛園區形成千人社區,高雄市政府都市發展局表示,園區內轉以興建公共設施為重點,朝提升多族群社區意識做規劃,讓離開原來土地,來自不同地區的市民,能共同打造全新、互相尊重的新社區。目前興建中的公共設施,商業、社福、教育、文化等功能齊備,完工後可望達成此一目標。
市府都發局局長盧維屏說,大愛園區經過兩年施工後,安置階段的家屋建設任務已達成。未來找出健全、永續的社區關係,如何經營、發展其特色,並興建讓這些目標能夠產生的公共設施,是接著要繼續進行的大事。因此,市府在規劃階段就傾聽當地居民意見,施工前也會再向居民說明,彼此建立共識後才發包興建,讓社區意識逐步在此多族群社區中產生。
興建中的公共設施,包含7座滯洪池及3座停車場,未來還有以原住民文化為主題的文化廣場,周邊景觀綠意盎然。此外台21線旁多功能的產業中心,也是市府回應居民對經濟自主的期待,該中心未來將展售園區內的產品,成為杉林區旅遊資訊服務中心,之後陸續興建小型量販中心、便利商店等,擴大社區經濟營運規模。至於提供社區居民活動、集會場所的活動中心,更可兼做社區照護中心,兼具社福功能,融合社區意識。由於大愛園區為多族群居住社區,市府更規劃有教堂和寺廟等信仰中心區域,讓不同文化能互相尊重與共存。
圖說 市府對大愛園區公共設施規劃周全,力求打造綠意盎然,居民安居樂業的社區。(高雄市政府都發局提供)
圖說 高雄市政府都發局長盧維屏說明大愛園區的公設規劃藍圖(王御風 攝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