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圖:陳菊市長(右二)捐贈香蕉,對日本311地震災民感同身受。(高雄市政府新聞局提供)
莫拉克風災重建區的農產品,在當地居民與市府共同努力下,受到國內市場好評。此次陳菊市長率市府團隊參加東京國際食品展,特地帶了50箱旗美地區出產的香蕉,捐贈給日本311震災區居民。另外還將視農作物生產期,後續再捐贈包括鳳梨、荔枝等蔬果在內,總價值新台幣100萬元的農產品。
東京國際食品展歷年入場參觀的專業買主不下7萬人次,近9成為日本食品通路批發、餐飲服務、製造商及零售業者。今年自3月6日起為期4天的展覽,吸引72國參展,為拓展日本食品市場,高雄市和雲嘉南3縣市,個別與外貿協會合作,在展場內設置主題館。高雄市以「高雄物產館」名義參加,突顯「高雄首選」特色。
把握難得商機行銷農產品,陳菊市長與同行的高雄市議員赴會場為參展廠商打氣。陳菊市長強調,此行目的是要將優質、安全,但日方尚未開放輸入許可的水果行銷出去,如蜜棗與紅龍果等,期能與日本建立雙贏互利的經濟體,獲得更多外銷訂單。
此次赴日參展單位除高雄市知名廠商代表外,重建區的美濃、甲仙農會也參與展示美濃的香蕉、甲仙有機梅精等農特產品。由於今年東京食品展舉辦時間適逢日本311大地震屆滿1週年,陳菊市長表示,台灣經歷過921大地震與88風災,特別能感同身受,此行也將88風災受損農民所栽種的香蕉及樂觀奮鬥的精神,傳遞分享給日本重建區的災民,現場由日本仙台市教育局官員佐藤先生代表仙台小學師生接受贈予。
佐藤表示,311地震屆滿1週年,但災區居民傷痕仍未平復,相信災區小孩收到這份禮物後,一定會恢復元氣、再站起來。高雄市政府將從3月起,持續至8月份,以捐贈實際行動,向日本傳遞臺灣的愛與關懷。
2012年3月26日 星期一
杉林大愛園區活動中心動土 幸福高雄多一處亮點
杉林大愛園區在永久屋落成後,後續以促進社區合作及凝聚居民共識為建設主軸,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即是規劃有圖書室和廚房空間,可提供社區民眾舉行集會使用的活動中心。
杉林大愛園區活動中心已於2月24日舉行動土典禮,由市府工務局局長楊明州主持,出席來賓除園區居民、大愛園區發展協會外,行政院重建會主任秘書顏久榮、市議員伊斯坦大‧貝雅夫‧正福、市府重建會執行長陳凱凌、社會局副局長謝琍琍等也到場觀禮,預計今年8月底完工。
莫拉克颱風重創南台灣後,政府與社會各界隨即整合資源設置杉林區月眉永久屋基地,提供災民安身之所。然而園區內尚未針對老弱婦孺等對象,建構家庭資源的社會福利服務,此次興建多功能民眾活動中心,總面積515坪,規劃有活動中心、社區廚房、小型圖書室、2間多功能會議室、展覽中心和文康休閒室等多樣化空間,可望提供居民綜合性社福功能,提升生活品質,也可提供大型會議、休閒或婚喪喜慶等需求時運用,讓幸福高雄又多一處亮點。
市府新工處指出,工程設計著重多元族群融合、社區認同及永續生態社區為概念,建築主體外觀呈現簡單、清新形象,斜屋頂造型與自然素材搭配,並特別處理日照、通風、採光等問題,搭配原生樹種及植栽,創造生物多樣性環境,延續周遭自然田園景觀及原始山景生態,符合綠色環保建築的設計原則。
下圖:杉林大愛園區活動中心動土,未來可提供居民集會使用。(高雄市政府工務局新工處提供)
杉林大愛園區活動中心已於2月24日舉行動土典禮,由市府工務局局長楊明州主持,出席來賓除園區居民、大愛園區發展協會外,行政院重建會主任秘書顏久榮、市議員伊斯坦大‧貝雅夫‧正福、市府重建會執行長陳凱凌、社會局副局長謝琍琍等也到場觀禮,預計今年8月底完工。
莫拉克颱風重創南台灣後,政府與社會各界隨即整合資源設置杉林區月眉永久屋基地,提供災民安身之所。然而園區內尚未針對老弱婦孺等對象,建構家庭資源的社會福利服務,此次興建多功能民眾活動中心,總面積515坪,規劃有活動中心、社區廚房、小型圖書室、2間多功能會議室、展覽中心和文康休閒室等多樣化空間,可望提供居民綜合性社福功能,提升生活品質,也可提供大型會議、休閒或婚喪喜慶等需求時運用,讓幸福高雄又多一處亮點。
市府新工處指出,工程設計著重多元族群融合、社區認同及永續生態社區為概念,建築主體外觀呈現簡單、清新形象,斜屋頂造型與自然素材搭配,並特別處理日照、通風、採光等問題,搭配原生樹種及植栽,創造生物多樣性環境,延續周遭自然田園景觀及原始山景生態,符合綠色環保建築的設計原則。
下圖:杉林大愛園區活動中心動土,未來可提供居民集會使用。(高雄市政府工務局新工處提供)
回家的路更安全 茂林多納橋將通車
為讓重建區居民回家的路更安全順暢,在市府新工處積極努力下,連結茂林高132線公路,造型優美的多納橋預計4月通車,未來也將是當地景觀地標之一。
茂林區擁有壯麗的山川美景與豐富的人文特色,情人谷、紫蝶幽谷、茂林谷、美雅谷、百步蛇頭山,和多納的石板屋、黑米祭及石板藝術等,深受觀光客喜愛。但莫拉克風災後,茂林區高132線沿線道路橋樑嚴重毀損、交通受阻,當地觀光產業受到很大打擊。
為儘早重振當地觀光產業,陳菊市長十分重視並持續關心各項災後重建工程進展,多次親赴災區協調整合市府資源,希望早日完成交通基礎設施重建,讓居民免再受洪汛斷路之苦。
市府新工處指出,重建後的多納橋採單跨鋼拱橋設計,跨距長達172米、橋寬9米,工程費3億4千多萬元,橋面為雙車道,白色橋體造型線條柔和,與多納高吊橋及龍頭山景觀互相輝映。重建的多納橋因為道路改善及橋台高度增高,不僅提升道路安全,更串連茂林區紫斑蝶及多納區溫泉的觀光資源,有助當地觀光產業發展。
下圖:積極重建的多納橋預計4月通車,讓茂林區交通更順暢。(高雄市政府工務局新工處提供)
茂林區擁有壯麗的山川美景與豐富的人文特色,情人谷、紫蝶幽谷、茂林谷、美雅谷、百步蛇頭山,和多納的石板屋、黑米祭及石板藝術等,深受觀光客喜愛。但莫拉克風災後,茂林區高132線沿線道路橋樑嚴重毀損、交通受阻,當地觀光產業受到很大打擊。
為儘早重振當地觀光產業,陳菊市長十分重視並持續關心各項災後重建工程進展,多次親赴災區協調整合市府資源,希望早日完成交通基礎設施重建,讓居民免再受洪汛斷路之苦。
市府新工處指出,重建後的多納橋採單跨鋼拱橋設計,跨距長達172米、橋寬9米,工程費3億4千多萬元,橋面為雙車道,白色橋體造型線條柔和,與多納高吊橋及龍頭山景觀互相輝映。重建的多納橋因為道路改善及橋台高度增高,不僅提升道路安全,更串連茂林區紫斑蝶及多納區溫泉的觀光資源,有助當地觀光產業發展。
下圖:積極重建的多納橋預計4月通車,讓茂林區交通更順暢。(高雄市政府工務局新工處提供)
勾勒重建區新風貌 市府提出八大願景
重建工作將屆滿3年,當初以急難救助為主的工程設施及永久屋規劃大多已經完工。接下來面對如何重建當地產業及文化的課題,市府重建會特別提出八大計畫,並爭取中央補助,分別是:電動車計畫、區區有公車、寶來大街環境與河岸改善、茂林三黑特色產業、南沙魯土石流紀念公園、甲仙化石館改善、永久屋工藝技術提升、杉林大愛園區社區整體環境塑造。以下分為居住環境改善及產業提升兩大部分來介紹,讓重建區民眾瞭解八大計畫相關細節。
居住環境改善--電動車計畫、區區有公車、南沙魯土石流紀念公園及杉林大愛園區整體環境塑造
市府提出的八大計畫中,用於居住環境改善的有四項:分別是適用於全區的電動車及區區有公車計畫,以及那瑪夏區的南沙魯土石流紀念公園和杉林大愛園區的環境改善。
在重建區道路逐步修復後,最重要是連接重建區居民與其他地區的大眾運輸系統,同時也可扶植重建區的旅遊潛力,因此市府計畫藉由國道10號快捷公車路線,運用巴士及電動車等接駁計畫,達成「區區有公車」的大高雄重建區運輸路網,串連重建區各重要部落與示範點。
除各區大眾運輸系統外,市府也針對那瑪夏區及杉林大愛園區的整體環境改善提出建議,分別是將那瑪夏區發生土石流的南沙魯範圍,劃定改建「南沙魯土石流紀念公園」,藉由林地、步道綠地,重塑那瑪夏區整體入口景觀,讓那瑪夏早日揮別災區印象。
大愛園區內居住漢民、原民、平埔不同族群,其中原民區將因原民會啟動「原住民建築文化語彙計畫」,使得園區內的原民家屋獲得補助,因此各個街道巷弄呈現特殊的原住民風貌。為同步改善漢民區與小林區街道公共景觀,市府希望額外爭取經費也投入改善。
下圖:市府規劃大愛園區闢建原住民文化公園。(模擬圖/高雄市重建會提供)
產業提升--寶來大街環境與河岸改善、茂林三黑特色產業、甲仙化石館改善及永久屋工藝技術提升
市府除提出居家環境改善外,也同樣關注如何提升當地產業,因此特別針對寶來溫泉、茂林、甲仙及永久屋提出產業計畫,積極爭取中央支持及補助。
著名的寶來溫泉區已逐步復甦,去年溫泉季就湧進不少觀光人潮。但寶來主要的商業區寶來大街,以及河川堤岸綠化工程,仍有改善空間。因此市府提出打造悠閒舒適的溫泉大街意象與風情計畫,希望爭取交通部觀光局及經濟部水利署的支持,讓今年的溫泉季吸引更多人來到寶來。
重建區另兩個著名觀光景點,分別是茂林區的「三黑」及甲仙化石館。茂林境內擁有獨特的自然生態與文化,其萬山岩雕、紫斑蝶及黑米祭均有其傳統及特色,市府將其整合為「三黑」特色產業,並整體規劃行銷。而甲仙的化石館,由於藏有許多珍貴化石,是極具知名度的化石陳列館,市府計畫重新整修後,讓其成為甲仙區的觀光亮點,吸引遊客至茂林及甲仙觀光。
除了振興原鄉產業外,杉林大愛園區如何自立更生發展產業,更是一大挑戰。許多永久屋居民具有藝術天分,且能運用原鄉天然素材創作,但欠缺設計及精進技藝的機會,因此市府規劃讓居民至工藝研究所受訓,並補助其生活費用,以提升其技藝,提高作品產值。
重建工作將屆滿3年之際,市府整合前兩年的工作成果規劃新願景,並於今年2月15日與行政院重建會業務聯繫座談會議中提出,若能獲得中央補助並落實,可望大幅解決諸多問題,讓重建區整體環境向前邁出更大一步。
Kaohsiung City Government’s Eight Projects for Rebuilding Typhoon Area
As the three year anniversary of Typhoon Morakot approaches, the Kaohsiung City Government’s attention is turning toward reviving local industry and local culture in the impacted areas. Eight projects are underway. These projects include: electric shuttle bus routes; public buses for all administrative districts; clean up and other improvements for the Baolai Hot Springs area; upgrading the Jiasian Fossil Museum; decorating the houses in the Da Ai Community; construction of a Nanshalu Memorial Park to commemorate the area that was buried in mudslides in the Namasia district; in the Maolin District, development of stone carvings in the Wanshan Village, a Euploea Butterfly Nature Park as well as showcasing the unique culture of the Rukai Tribe’s Tapakadawane Ceremony; and finally, providing funds for the residents in the Permanent Relocation Housing projects to receive training in the National Craft Research Institute. It is anticipated that these efforts will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livelihood and general environment for the people who live in the affected areas.
下圖:市府提計畫希望大愛園區家戶房舍具有不同特色。(攝影/王御風)
居住環境改善--電動車計畫、區區有公車、南沙魯土石流紀念公園及杉林大愛園區整體環境塑造
市府提出的八大計畫中,用於居住環境改善的有四項:分別是適用於全區的電動車及區區有公車計畫,以及那瑪夏區的南沙魯土石流紀念公園和杉林大愛園區的環境改善。
在重建區道路逐步修復後,最重要是連接重建區居民與其他地區的大眾運輸系統,同時也可扶植重建區的旅遊潛力,因此市府計畫藉由國道10號快捷公車路線,運用巴士及電動車等接駁計畫,達成「區區有公車」的大高雄重建區運輸路網,串連重建區各重要部落與示範點。
除各區大眾運輸系統外,市府也針對那瑪夏區及杉林大愛園區的整體環境改善提出建議,分別是將那瑪夏區發生土石流的南沙魯範圍,劃定改建「南沙魯土石流紀念公園」,藉由林地、步道綠地,重塑那瑪夏區整體入口景觀,讓那瑪夏早日揮別災區印象。
大愛園區內居住漢民、原民、平埔不同族群,其中原民區將因原民會啟動「原住民建築文化語彙計畫」,使得園區內的原民家屋獲得補助,因此各個街道巷弄呈現特殊的原住民風貌。為同步改善漢民區與小林區街道公共景觀,市府希望額外爭取經費也投入改善。
下圖:市府規劃大愛園區闢建原住民文化公園。(模擬圖/高雄市重建會提供)
產業提升--寶來大街環境與河岸改善、茂林三黑特色產業、甲仙化石館改善及永久屋工藝技術提升
市府除提出居家環境改善外,也同樣關注如何提升當地產業,因此特別針對寶來溫泉、茂林、甲仙及永久屋提出產業計畫,積極爭取中央支持及補助。
著名的寶來溫泉區已逐步復甦,去年溫泉季就湧進不少觀光人潮。但寶來主要的商業區寶來大街,以及河川堤岸綠化工程,仍有改善空間。因此市府提出打造悠閒舒適的溫泉大街意象與風情計畫,希望爭取交通部觀光局及經濟部水利署的支持,讓今年的溫泉季吸引更多人來到寶來。
重建區另兩個著名觀光景點,分別是茂林區的「三黑」及甲仙化石館。茂林境內擁有獨特的自然生態與文化,其萬山岩雕、紫斑蝶及黑米祭均有其傳統及特色,市府將其整合為「三黑」特色產業,並整體規劃行銷。而甲仙的化石館,由於藏有許多珍貴化石,是極具知名度的化石陳列館,市府計畫重新整修後,讓其成為甲仙區的觀光亮點,吸引遊客至茂林及甲仙觀光。
除了振興原鄉產業外,杉林大愛園區如何自立更生發展產業,更是一大挑戰。許多永久屋居民具有藝術天分,且能運用原鄉天然素材創作,但欠缺設計及精進技藝的機會,因此市府規劃讓居民至工藝研究所受訓,並補助其生活費用,以提升其技藝,提高作品產值。
重建工作將屆滿3年之際,市府整合前兩年的工作成果規劃新願景,並於今年2月15日與行政院重建會業務聯繫座談會議中提出,若能獲得中央補助並落實,可望大幅解決諸多問題,讓重建區整體環境向前邁出更大一步。
Kaohsiung City Government’s Eight Projects for Rebuilding Typhoon Area
As the three year anniversary of Typhoon Morakot approaches, the Kaohsiung City Government’s attention is turning toward reviving local industry and local culture in the impacted areas. Eight projects are underway. These projects include: electric shuttle bus routes; public buses for all administrative districts; clean up and other improvements for the Baolai Hot Springs area; upgrading the Jiasian Fossil Museum; decorating the houses in the Da Ai Community; construction of a Nanshalu Memorial Park to commemorate the area that was buried in mudslides in the Namasia district; in the Maolin District, development of stone carvings in the Wanshan Village, a Euploea Butterfly Nature Park as well as showcasing the unique culture of the Rukai Tribe’s Tapakadawane Ceremony; and finally, providing funds for the residents in the Permanent Relocation Housing projects to receive training in the National Craft Research Institute. It is anticipated that these efforts will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livelihood and general environment for the people who live in the affected areas.
下圖:市府提計畫希望大愛園區家戶房舍具有不同特色。(攝影/王御風)
志工交流 引領六龜學子走入社區
莫拉克風災後重建將屆滿3年,來自各界的關懷及協助在重建告一段落後,能為災區留下什麼?是高雄市志工資源中心思考許久的問題,就在去年暑假進入六龜區的偶然機會裡,幾經討論後決定讓青年志工引領校園學子走入社區,協助重建。
2011年4月,高市府社會局志工資源中心集結以高中生及大學生等年輕人,舉行「創造未來—公共匯談」,討論如何讓青、少年在放暑假時,做有意義且具創意的志工服務,結論之一就是去偏鄉地區做交流。適巧六龜中學的許智偉老師來電詢問志工資源中心,可否幫六龜的青年學生舉辦正式的志工訓練,給了參與公共匯談的年輕人一個實踐機會。
志工資源中心督導謝東宏表示,這次偏鄉服務以交流為目的,與以往著重在幫小朋友做課業輔導或打掃環境的性質不同,希望年紀相仿的高中生及大學生,能帶領六龜區的青少年,用年輕人的語言做交流互動,鼓勵六龜區校園學生以自身想法及親自行動參與,為六龜做一次自發性的社區營造。
活動從去(100)年7月23日至25日,為期3天,透過志工基礎訓練,最後進入公共匯談,讓六龜區年輕人思考當地社區有什麼特色、需要什麼?該如何協助社區等議題。匯談過程中,六龜區參與的年輕學生提出許多想法來發展當地觀光,如:有一組結合六龜金煌芒果與芒果冰;另一組則以當地造紙技術,利用特殊再生紙製造觀光地圖。從踴躍的發言中可發現他們對自己家園的熱愛及想法,這股熱誠將在今年延續,帶領這些六龜年輕志工進入社區,打造更美好的家園。
下圖:六龜高中學生汲取社區營造經驗。(高雄市社會局志工資源中心提供)
下圖:經由團體信任遊戲,讓學生學習志工活動的多樣性。(高雄市社會局志工資源中心提供)
2011年4月,高市府社會局志工資源中心集結以高中生及大學生等年輕人,舉行「創造未來—公共匯談」,討論如何讓青、少年在放暑假時,做有意義且具創意的志工服務,結論之一就是去偏鄉地區做交流。適巧六龜中學的許智偉老師來電詢問志工資源中心,可否幫六龜的青年學生舉辦正式的志工訓練,給了參與公共匯談的年輕人一個實踐機會。
志工資源中心督導謝東宏表示,這次偏鄉服務以交流為目的,與以往著重在幫小朋友做課業輔導或打掃環境的性質不同,希望年紀相仿的高中生及大學生,能帶領六龜區的青少年,用年輕人的語言做交流互動,鼓勵六龜區校園學生以自身想法及親自行動參與,為六龜做一次自發性的社區營造。
活動從去(100)年7月23日至25日,為期3天,透過志工基礎訓練,最後進入公共匯談,讓六龜區年輕人思考當地社區有什麼特色、需要什麼?該如何協助社區等議題。匯談過程中,六龜區參與的年輕學生提出許多想法來發展當地觀光,如:有一組結合六龜金煌芒果與芒果冰;另一組則以當地造紙技術,利用特殊再生紙製造觀光地圖。從踴躍的發言中可發現他們對自己家園的熱愛及想法,這股熱誠將在今年延續,帶領這些六龜年輕志工進入社區,打造更美好的家園。
下圖:六龜高中學生汲取社區營造經驗。(高雄市社會局志工資源中心提供)
下圖:經由團體信任遊戲,讓學生學習志工活動的多樣性。(高雄市社會局志工資源中心提供)
志工推手 六龜高中許智偉老師
「希望將來六龜高中的孩子們都能夠回到原鄉,而且可以在原鄉過得很好」,這是六龜高中積極推動學校志工活動的許智偉老師心中最終極的目標。
從台北調任到六龜高中才剛要滿3年的許智偉,可說是六龜中學的志工推手,他不僅在六龜中學開辦3個社團,並得知高雄市志工資源中心有興趣為偏遠地區學校舉辦志工基礎暨特殊訓練時,主動聯絡爭取該中心到六龜高中舉辦研習營。
許智偉說,偏遠地區遇到的共同問題都是因為地方發展較慢,工作機會少,使得人才不斷外流,留在原鄉似乎只能消極度日,他希望藉由志工培訓,讓年輕學子走入社區,共同改造社區、擘劃社區未來,將來等他們學成時願意回到原鄉。而且不是燃燒殆盡回鄉者的熱情,是真的可以在原鄉中很快樂、很好的留下來。
因為許智偉的熱情,讓六龜高中的學生開始探索學校外的「六龜」,走出自己生活的小圈圈,也在家鄉這片土地上,注入了一股新的活水。許智偉說,其實一開始的構想,他並不知道如何帶著學生從事志工活動,直到志工資源中心的進入,總算讓他有一個知識庫,凡是不懂或其他需求,隨時都可以直接向志工資源中心詢問並請求協助,這才讓六龜高中的志工團有了好的發展。
目前六龜高中通過志工基礎和特殊訓練的學生有80位,任何一個社服機構如果要用到這些學生,都可以立即上線服務。在80位合格者中,有52位於去年獲得寶德信公司的全國志工服務獎肯定,其中3年級同學陶雨捷更榮獲志工精英獎。精英獎全國只有20位受獎者,偏鄉的六龜高中就是其中之一,莫大肯定讓學生們更是信心十足。
六龜高中學生志工已陸續走入當地社區服務,為增加六龜在全台灣、甚至全球景點的能見度,許智偉帶領著學生挖掘六龜的優美景致和在地美食,同時更找來背包客,經由外地人的眼光來看六龜。許智偉說,這種形式有點像是旅行社,由他們來開發景點和美食,並培訓學生擔任「導遊」和「導覽員」,並與六龜遊客中心合作,讓學生負責解說導覽工作,希望以此開發出類似旅行社的運作模式,讓學生以後讀完大學後,能夠再回到原鄉就業發展。
許智偉說,讓社區變得更好,也讓學子們有能力改變自己和自己居住的故鄉,是學校該做的事情。而他所做的一切最大希望,就是將六龜年輕人都留在當地,並且讓他們能在家鄉生活下去,與六龜一起成長、蛻變,重新建造出一個不同於以往的六龜。
下圖:學生透過志工培訓找到關懷故鄉的途徑。(六龜高中許智偉老師提供)
下圖:許智偉老師是六龜高中志工活動推手。(高雄市社會局志工資源中心提供)
從台北調任到六龜高中才剛要滿3年的許智偉,可說是六龜中學的志工推手,他不僅在六龜中學開辦3個社團,並得知高雄市志工資源中心有興趣為偏遠地區學校舉辦志工基礎暨特殊訓練時,主動聯絡爭取該中心到六龜高中舉辦研習營。
許智偉說,偏遠地區遇到的共同問題都是因為地方發展較慢,工作機會少,使得人才不斷外流,留在原鄉似乎只能消極度日,他希望藉由志工培訓,讓年輕學子走入社區,共同改造社區、擘劃社區未來,將來等他們學成時願意回到原鄉。而且不是燃燒殆盡回鄉者的熱情,是真的可以在原鄉中很快樂、很好的留下來。
因為許智偉的熱情,讓六龜高中的學生開始探索學校外的「六龜」,走出自己生活的小圈圈,也在家鄉這片土地上,注入了一股新的活水。許智偉說,其實一開始的構想,他並不知道如何帶著學生從事志工活動,直到志工資源中心的進入,總算讓他有一個知識庫,凡是不懂或其他需求,隨時都可以直接向志工資源中心詢問並請求協助,這才讓六龜高中的志工團有了好的發展。
目前六龜高中通過志工基礎和特殊訓練的學生有80位,任何一個社服機構如果要用到這些學生,都可以立即上線服務。在80位合格者中,有52位於去年獲得寶德信公司的全國志工服務獎肯定,其中3年級同學陶雨捷更榮獲志工精英獎。精英獎全國只有20位受獎者,偏鄉的六龜高中就是其中之一,莫大肯定讓學生們更是信心十足。
六龜高中學生志工已陸續走入當地社區服務,為增加六龜在全台灣、甚至全球景點的能見度,許智偉帶領著學生挖掘六龜的優美景致和在地美食,同時更找來背包客,經由外地人的眼光來看六龜。許智偉說,這種形式有點像是旅行社,由他們來開發景點和美食,並培訓學生擔任「導遊」和「導覽員」,並與六龜遊客中心合作,讓學生負責解說導覽工作,希望以此開發出類似旅行社的運作模式,讓學生以後讀完大學後,能夠再回到原鄉就業發展。
許智偉說,讓社區變得更好,也讓學子們有能力改變自己和自己居住的故鄉,是學校該做的事情。而他所做的一切最大希望,就是將六龜年輕人都留在當地,並且讓他們能在家鄉生活下去,與六龜一起成長、蛻變,重新建造出一個不同於以往的六龜。
下圖:學生透過志工培訓找到關懷故鄉的途徑。(六龜高中許智偉老師提供)
下圖:許智偉老師是六龜高中志工活動推手。(高雄市社會局志工資源中心提供)
春之頌 桃源、那瑪夏水蜜桃季
下圖:香甜多汁的那瑪夏水蜜桃4月中旬上市。(攝影/劉瑋婷)
下圖: 農家細心將水蜜桃分裝。(攝影/劉瑋婷)
高雄市那瑪夏區和桃源區盛產的水蜜桃,分別在每年4月中旬與5月中旬採果收成。由於個頭小且香甜多汁的品質已頗具名號,加上打通電話即可訂貨並宅配到府,想要品嚐鮮嫩口感的民眾,動作可不能落人後,以免向隅。
今年受天氣忽冷忽熱,且氣溫低冷天數多的影響,那瑪夏區水蜜桃開花結果期跟往年相比,晚了十多天,約4月20日左右才能進入採收。果農孫保山說,天候因素不僅讓結果期順延,結果情況也少了約2成,但品質依舊香氣十足、水份飽滿,一年比一年好。
另一位果農柯正漢也說,氣溫太濕冷對熱帶果樹相對不好,他預估自己今年的收成約少4成,但量少質精,口感、香氣和甜份會比往年佳。為讓大家都吃得到甜美多汁的水蜜桃,當地果農已開會決定今年水蜜桃價格,不會因為收成少而漲價。
桃源區種植水蜜桃的地點,海拔位置比那瑪夏區高,產銷班副班長林秀蘭說,今年冬天冷且氣溫變化大,雨水又多,許多農家插枝都發霉了,所幸情況不嚴重,可望5月中旬就採收,因過去2、3年來桃源區的水蜜桃樹陸續換過新種,所以香甜多汁的品質不但可以保證的,而且愈來愈好,去年一收成就被搶購一空,今年預期搶購熱潮不減。
桃源區果農陳天順表示,桃源區水蜜桃品質一向很好,無論香氣、甜度和水份一點也不輸給拉拉山的,今年一樣仍分為8粒、10粒、12粒裝,有興趣的民眾可提早來電訂購。
水蜜桃訂購資訊
那瑪夏區
南沙魯里水蜜桃班班長:趙文彬 0933610525
瑪雅里水蜜桃班班長:孫榮貴 0921591208
達卡努瓦里水蜜桃班班長:周浩祥 0921177207
一般農民:孫保山 0934157439、柯正漢 0937379502
桃源區
桃源區果樹產銷班第12班班長:陳秀雲 0937680035
產銷班農民:陳天順 0932523515、林秀蘭:0912120153
來吃飯囉!那瑪夏Maunin餐廳開幕了
下圖:吃飯餐廳招牌洋溢布農族風情。(攝影/劉瑋婷)
10張合格廚師證照在牆壁上高高掛起,高雄市那瑪夏區的吃飯餐廳「Maunin」開張了,初期以接受預訂便當為主,廚師們積極請烹飪老師教授以那瑪夏食材為主的風味美食,希望提供專屬那瑪夏獨特風味的美食吸引遊客上山觀光及嚐鮮。
那瑪夏的吃飯餐廳開業,緣起於莫拉克風災過後,部份返回山上重建家園的族人們一起吃飯的共食經驗。伙食費來自於共食者自由捐獻、慈善團體及上山遊客贊助,共同集資買菜並一起煮菜,每到用餐時間,大家拿著碗筷就聚在共食區域的飯桌上一起吃飯、聊天。常有遊客上山以為共食處所是對外營業的餐廳,假日詢問可否供餐的情形更經常上演,因而給了回山上重建的居民們開設餐廳的想法。
合開餐廳的概念出來後,回鄉的十多戶人家,各推派1至2人參加由家扶中心協助開辦的廚師培訓。訓練與考照過程對所有參與者來說都不是件簡單的事,有年長婦女不識字,靠夥伴和老師協助,硬背死記應考;為了趕下山上課,他們凌晨4、5點就要出門,甚至前一晚先下山住在親友家,這一路走來相當辛苦。所幸10多人考上證照,大家選在共食地點對面開起餐廳,朝自立創業邁一大步。
「Maunin」在布農族語裡,是吃飯或來吃飯的意思,他們希望所有上山的遊客都能來餐廳吃飯。成員之一的林素雲說,餐廳食材是自己種的菜和養的雞,在開張初期以接受預訂便當為主,大多是公所或工程班的人員訂購,每天50到80個,吃過的人都說吃飯餐廳的風味獨特,很好吃,受到這樣的鼓舞,讓他們很有信心。
林素雲說,除便當外,目前也聘請來自屏東的烹飪講師到餐廳教授廚師們風味美食,以當地種植蔬菜和食材來烹煮出那瑪夏的風味,希望遊客聞香而來,讓他們靠著自己的雙手在家鄉重新站起來。
下圖:10位證照廚師合力在那瑪夏區為遊客上菜。(攝影/劉瑋婷)
重建大事紀
(資料提供:高雄市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
2/21 高市府工務局新工處辦理茂林區多納橋重建,完成最艱鉅的鋼拱橋吊裝,預計4月通車,往返茂林多納風景區交通動線將更便捷安全。
2/24 高市府工務局新工處辦理「杉林區月眉永久屋基地活動中心」,總工程經費約3千4百萬元,已於2月24日舉行動土。
2/25 六龜區龍興段基地的永久屋完工落成,舉辦入厝辦桌活動,17戶新開居民擁有溫暖安全的家園。
3/7 台灣十大觀光小城票選特邀美濃畫家曾文忠先生在東門樓前彩繪油傘,副市長劉世芳表示,美濃是兼具人文歷史深度的旅遊景點,值得細細探究、品味。
2012年3月5日 星期一
多功能行政中心 那瑪夏區新地標
上圖:那瑪夏區新行政中心結合原住民圖騰設計,是未來新地標。(設計圖/高雄市政府新建工程處提供)
上圖:那瑪夏區新衛生所及警察局中間,保留廣場供集會與疏散用。(設計圖/高雄市政府新建工程處提供)
莫拉克風災重建最後階段的硬體工程,以那瑪夏區為主。原位在南沙魯的那瑪夏行政中心經重新選址、規劃後,近期內將發包。融合原住民美麗圖騰的新行政中心,預計102年農曆年前後落成,成為那瑪夏區新地標。
原那瑪夏行政中心因風災損毀,市府、區公所與當地居民幾經討論後,決定那瑪夏區公所及戶政事務所搬遷至達卡努瓦重建,而衛生所及警察局(六龜分局三民分駐所)則落腳在瑪雅平台,並由曹毅豪及李正雄等2位建築師,結合當地環境,規劃具有特色的建築。
那瑪夏區公所及戶政事務所為3層樓建築,基地面積1,523坪,樓地板680坪。內部除辦公區域外,更規劃平時是旅遊服務中心及緊急時作為救災的空間。那瑪夏區公所表示增設旅遊服務中心,是希望結合當地觀光資源,讓上山旅客瞭解旅遊資訊或提供民宿居住聯結,促進觀光。一旦遇到災害時,則可提供當地居民一處避難所。
那瑪夏區公所外觀結合當地原住民圖騰,與一旁的秀麗景色融為一體。因位在楠梓仙溪景色優美的山谷旁,因此建築特別強調視野,可眺望遠處景致。
位於瑪雅的衛生所及警察局,基地面積1,237坪,兩者的中間規劃廣場,可供集會及疏散使用,同樣兼具行政及防災功能。在設計上,同樣與當地原住民特色融合,例如廣場地板舖面,就特別採用原住民語彙,完成後可與鄰近的民權國小,共同成為瑪雅平台上的地標性建築。
為重建區長遠發展 市府爭取行政院4億元補助
上圖:副市長劉世芳(左二)為重建區居民爭取中央經費補助。(行政院重建會提供)
為讓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工作更符合重建區居民期待,2月15日由高雄市副市長劉世芳與行政院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執行長陳振川,分別率市府及中央重建相關部門進行聯繫座談。市府除籲請行政院審酌延長重建期外,亦於會中提出8項專案計畫,爭取新台幣4億元補助。
行政院重建會陳執行長首先肯定高雄市重建績效,並表示座談目的在深入暸解第一線執行的困難,俾便能迅速予以協調並提供支援。劉副市長則表示,市府全力投入重建,已完成包括杉林大愛園區在內的4處永久屋基地,以及那瑪夏區民權國小、大愛園區民族大愛國小等新校園,並預計今年8月完成攸關重建區產業的寶來高133線、茂林132線等交通要道。由於產業重建有待各項公共設施完工後,才能真正進一步落實執行,對協助重建區脫胎換骨而言,這段期間是關鍵時刻,所以建請行政院認真思考延長重建期2年,以回應重建區居民的殷切期待。
另外市府為協助重建區長遠發展,特別在會中提案八項工作內容,包含:電動車計畫、區區有公車、寶來大街環境與河岸改善、茂林三黑特色產業、南沙魯土石流紀念公園、甲仙化石館改善、永久屋工藝技術提升、杉林大愛園區社區整體環境塑造等,總經費逾新台幣4億元,已初步獲得中央與會代表回應,請市府相關局處近期內提出細部計畫申請補助。
六龜新開橋將通車 嶄新迎接遊客
位於高133線上的新開橋,是六龜新開部落對外聯絡、也是民眾前往六龜不老溫泉區的主要道路。經過2年重建,嶄新的新開橋預計4月開放通車,讓往返六龜溫泉廊道交通動線更舒適、便捷及安全。
高雄市素有優質「溫泉廊道」稱譽的六龜區高133線,沿線道路橋樑在八八風災中嚴重毀損。高雄市長陳菊十分重視並持續關心各項重建工程進展,曾多次親赴重建區,協調整合市府各局處資源,希望早日完成重建,讓當地居民免於再受洪汛斷路之苦。
新開橋是該區重要橋樑之一,農曆年前已完成鋼拱橋吊裝,春節假期後更積極趕工,陸續完成橋樑主體結構及吊索安裝及橋樑兩側引道土建工程、排水護岸、景觀照明及道路附屬設施等作業,預計主橋於3月底前即可與聯外道路先貫通,接著並於4月開放通車。
高雄市政府新工處表示,重建後的新開橋採雙拱肋鋼拱橋設計,跨距120米、橋寬9米,工程經費約2億3千萬元。橋面佈設雙車道,樑體輕盈、造型線條柔和,配合亮潔的白色橋體,曲面陰影效果與圓形橫樑相互烘托,特別能強化景觀性視覺效果,對應不老溫泉區幢幢度假旅店街景與美崙山連綿起伏的幽然山色,襯托出溫泉廊道開闊亮麗的景觀,讓市民在恣情溫泉之旅時,也能飽覽美崙山和不老溪,山、水、橋體和諧之美。
新杉林的願景與挑戰
高雄市杉林區行政區圖
八八災區重建的永久屋均逐步完工,位於高雄市杉林區的慈濟大愛二期與五里埔第二基地,已於農曆年前全部落成進住,讓杉林區成為高雄市重建區中新增人口最多的行政區。
杉林區人口原有11,000人,大愛園區加五里埔第二基地約4,500人,超過原杉林人口的1/3還多。杉林區以往是客籍及閩南籍居民為多,大愛及五里埔的居民則以原住民及平埔族居多。新、舊居民如何融合,讓杉林區成為高雄市具有特色的行政區之一,是杉林區公所的當前課題。
杉林區公所表示,新、舊居民間的相處,需要時間磨合。例如:原有住民憂慮公共資源集中重建區,或是現有基礎建設不堪負荷。而新入住重建區的居民則擔憂,面對新生活環境如何解決生計問題。對此,區公所只能加倍努力傳達市府對杉林的發展規劃與執行進度,好讓新、舊住民更為了解。同時也建立各項交流平台,化解居民彼此憂慮,敞開心胸認同這處家園。
杉林區公所擬定文創產業、觀光和有機農業3個面向,打造新杉林的未來,希望居民不分先來後到,能共同努力及分享發展成果。區公所也特別安排許多活動在重建區舉行,例如去年10月全國葫蘆展就在大愛園區及鄰旁的杉林國中舉辦;並希望透過重建區的永齡有機農場,帶動當地有機農業。在互相交流及協助下,融入新杉林的大家庭。
以杉林區的好山好水及重建區居民加入的同心打拼為契機,「有機生態葫蘆美、日光大愛幸福年」願景,將是指日可待可以實現的。
A New Face and New Outlook for the Shanlin District
Within the Shanlin District of Kaohsiung are three areas,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phase of Shanlin Da Ai Community and the second phase of Wulipu Community, that have been built pursuant to the post-Typhoon Morakat recontruction plans. The districts house for around four thousand five hundred residents, all of whom moved into their new homes prior to the Chinese lunar New Year holidays at the end of January 2012. The residents come from various tribes throughout the areas affected by the 2009 storm and flooding. The Shanlin District Office is actively implementing projects aimed at rejuvenating the area through cultural, tourism and organic farming activities.
文創產業、有機農業與觀光 展現杉林新發展
上圖:葫蘆雕刻是杉林區重要文創藝術,圖為葫蘆小夜燈。(杉林葫蘆工坊何明賢提供)
上圖:五里埔第二基地與大愛園區都是杉林區新住民,也是新杉林生力軍。(攝影/王御風)
融合原在地居民及重建區新居民的杉林區,承繼既有基礎,並以文創產業、觀光和有機農業為三大主軸,打造新杉林。要實現這個目標,須巧妙結合重建區注入的資源與人力,讓杉林蛻變躍升。
杉林區是以盛產瓜類為全台著名的農業區,其中所產胡瓜俗稱葫蘆,其果皮乾燥後會呈木質化,宛如木器般,若切除上半部,可當成碗;若剖半則可做舀水用的水瓢;維持原狀則可當做天然的瓶子、壺具或裝飾品。由於葫蘆有「福」的同音吉祥意義,還可以長期保存,與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因而發展出「葫蘆雕刻」的民間藝術,盛產葫蘆的杉林可說是台灣葫蘆雕刻的重鎮。
葫蘆雕刻以人工製作,每個成品長的都不一樣,不僅「獨一無二」,也很耗工費時。名聲響亮的杉林葫蘆雕刻,更是「一壺難求」。因此區公所特別在去年開設「葫蘆文化創意行銷培訓班」,提供暫時失業者學習葫蘆雕刻,改善重建區就業問題。去年10月也舉辦「全國葫蘆雕刻展覽」與「杉林十五年回顧展」,推廣葫蘆雕刻不遺餘力,讓杉林葫蘆雕刻產業更上層樓。
杉林當地農作物以瓜類著稱,如胡瓜、木瓜和南瓜等都非常有名。其中最著名的「紅孩兒木瓜」,選擇品種嚴格,並使用有機肥、室網栽種,甜度優於其他品種,在市場上極受歡迎,供不應求。為推廣瓜類特產,杉林區農會從前年開始便每年舉辦「瓜瓜節」,加深民眾對杉林「瓜果故鄉」的印象,打響名聲。
不僅如此,杉林區農業的未來發展,還鎖定以成為台灣的有機農業重鎮為目標。區內毫無污染工業,多數人家以務農維生,先天條件適合發展有機農業。
除了農業,杉林區的好山好水也適合發展觀光。杉林區公所去年底舉辦系列活動來推廣行銷觀光產業,結合大愛園區、永齡農場和天主教真福山社福園區吸引遊客到訪。更視籌劃中的飛行傘基地,為未來發展利基,要打造一年四季都能翱翔天際的飛行傘樂園。
杉林區純樸田野景致讓人忘記塵囂,天主教教廷選擇在能夠找到「真正幸福」的地方,設立佔地28公頃的真福山社福園區,是全世界第49個分院。園區現已完成部分設施,待全數啟用後,與大愛園區、永齡農場結合成重要觀光資源。
至於正積極規劃的飛行傘基地,尚未決定落腳何處。杉林區公所認為,杉林得天獨厚擁有絕佳地理條件,加上杉林四季氣候適合飛行,距離高雄市區也只要約1小時,對冬天無法飛行的日韓、歐美等地的飛行傘愛好者,有一定吸引力,如能設立在杉林,必定能將當地觀光推廣到全世界。
透過鏡頭 看見小林新生
「就要離別,勇敢地流淚,而你的眼神超越了語言,不說再見,我們卻了解,分開了不代表會改變…芳草碧連天,永遠的畫面,當我想念你,閉上眼睛,你在心裡」這是歌手張惠妹¬演唱的「永遠的畫面」歌曲,一群國中生希望藉歌詞悼念在八八風災中驟逝的同學。
紀錄片「小林新生」是甲仙國中學生為紀念八八風災中罹難的同學而拍攝,參與拍攝的7名學生中,劉啟政和林保丞來自小林村,他們和家人在這場風災中幸運逃過一劫,但許多同學和親友卻不幸罹難。劉啟政說他在風災中失去6個同學,從小到大最好的麻吉¬廖振賢至今未知下落。一開始知道廖振賢不見時,完全無法接受,覺得明明還在一起玩,怎麼轉眼就不見了呢?
隨著時間過去,劉啟政從不相信、心存希望到最後確定好友真的不在了,過程讓他很難受,也曾偷偷掉淚。過往與好友相處的情景時常浮現,讓他一直想要為好友做些什麼,直到參與青少年影像計劃,讓他鼓起勇氣重新再回到已經被土石掩埋的下小林村,從記錄大自然毀滅的痕跡到小林國小於五里埔重新設校的歷程,希望能揮別傷心過往,迎接未來人生。
拍攝期間,劉啟政和隊友們徒步走進已殘破的小林村,幾乎找不到原本熟悉的路,也不見原來建築物,唯一有的是腳下仍潺潺流動的溪水。站在村前回憶過往,他說很難過卻也只能接受事實。拍攝計畫的隊長彭婉婷則說,雖然她住在甲仙,沒有親歷滅村的可怕,但很多同學來自小林村,每每聽他們轉述風災令人驚駭的時刻,讓她不禁冷汗直流,站在被完全掩埋的村前,大自然的破壞力更讓她震懾。從回溯原本小林村開始,他們一路記錄莫拉克颱風災後到現在,訪問了小林村人、同學和老師,一點一滴記錄大家對小林的印象。最後到新建小林國小工地訪問工人對學校的期許及建築設計融入的小林精神等等,希望新生後的小林能更加茁壯。
「¬小林新生」雖然只有短短5分鐘,但呈現出曾歷經風災的青少年們對大自然的敬畏、對逝者的追思及未來新生希望,手法或許不高明,卻是12、13歲的他們一步步親自探訪的記錄。
影片拍攝完成在剪接時,彭婉婷說,張惠妹的歌曲「永遠的畫面」寫中他們想透過紀錄片表達一切的初衷。他們提筆寫信給偶像張惠妹,希望能取得唱片公司授權,同意免費公益使用,作為影片背景音樂,彭婉婷期望說:「請張惠妹姐姐能夠完成我們小小的心願。」
下圖:重回小林村受災處,學員震懾大自然驚人破壞力。(旗美重建會提供)
下圖:從重返小林到五里埔學校重建,拍攝學員彷彿走了一趟重生之旅。(旗美重建會提供)
青少年影像計劃培育學員 影像記錄向下扎根
為讓青少年對影像記錄產生興趣,並培育社區活動影像記錄種子學員,高雄市政府社會局去年委託旗美重建會舉辦¬「青少年影像研習計劃」,以旗山、甲仙等區的青少年為研習對象,開設近2個月課程,從認識影像拍攝到實地分組拍攝,體驗拍出屬於自己影片記錄的樂趣。
旗美重建會理事長謝耀賢表示,該會前年5月成立,有感於八八風災發生後,重建區重建業務繁雜,傳統文化保留有其重要性,希望成為政府與重建區的溝通窗口,讓重建區早日恢復繁榮景象。
此次開辦青少年影像記錄計劃研習課程,共有30位來自於旗山與甲仙國中、小及社區基金會學生報名參加,請來專業影像拍攝專家于宗文等,開設數位影像拍攝剪接及配音等課程,希望培訓種子學員,未來協助社區拍攝記錄活動,傳承在地文化。
因這次小林、甲仙等地重建組的7位國中學員中,有人來自受創最嚴重的小林村,便以「小林新生」為影像研習實地拍攝的主題。旗美重建會秘書長彭先智表示,小朋友能夠以影像來記錄自己家鄉遭受的衝擊,也是保存文化精神的一種方式,透過實地觀察、拍攝,了解國土保育及大自然和平共處的重要性,相當值得肯定。
下圖:參與拍攝的小朋友在新建小林國小工地前合影,傳達小林新生的喜悅。(旗美重建會提供)
城市花田 為重建區帶來觀光人潮
八八重建區的杉林、六龜及甲仙,今年首次加入花田計劃,就有不錯成績。甲仙區過年期間賞花人潮不斷,區長李元新表示,商家們很高興人潮盛況恢復到災前以往水準。杉林區則因為向日葵播種期遇到大雨,來不及在春節盛開而延長至4月;主任秘書劉貴貞表示,屆時3月盛開之際,將另做宣傳以吸引遊客。六龜區花期則持續到3月,有興趣的民眾都可以前往欣賞。
甲仙區長李元新說,今年共有7.5公頃花田,分佈在甲仙大橋兩側、楠梓仙溪、四德溪及台20、21線沿線。因原有山、橋、溪景觀,加上波斯菊,形成四景合一的美麗景致,過年期間人潮絡繹不絕,商家們都笑開懷。為維持景色繼續吸引客源,李區長表示未來將朝倍增方向,新植鼠尾草、太陽麻及向日葵等多樣花色,讓甲仙觀光業欣欣向榮。
杉林區則是沿台21、181線及月光山隧道等,開闢包含月光、月眉、永齡、新庄及幸福花田區,共栽種波斯菊和向日葵,各8公頃及22公頃,並搭配花田迷宮及尋寶遊戲吸引觀光客。由於去年底豪雨不斷,造成無法即時翻土播種向日葵,主秘劉貴貞有些惋惜地說,原以為趕得及在農曆春節盛開的,直到過完年後才零星開了一些,因此讓賞花期拉長至4月,或許避開其他區同期情況,可為杉林在年節過後掀起另一波賞花熱潮。
相較於甲仙和杉林,六龜區區長葉吉祥表示,因為起步晚且需要時間整合,因此花田零星分散,最大種植面積不到1公頃,但今年試種向日葵和波斯菊,花開後相當漂亮,他們很有信心明年可跟其他區一樣,擁有完整大片花田吸引觀光客。葉區長期望能以六龜山城特色做區隔,種植當地特色的花類,例如生存力強,象徵山城堅毅生命力的山芙蓉、以及當地所產的苦茶油,因苦茶樹花萼小,將研究插枝山茶花的可行性,開創經濟效益外的附加觀賞價植。葉吉祥指出,若以波斯菊、向日葵、山芙蓉、山茶花,搭配上原有桂花、梅花等,等於六龜一年四季都有花可賞,是未來六龜區觀光發展重點之一。
下圖:甲仙區波斯菊融入橋、山、溪美景中,成為四景合一。(高雄市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提供)
下圖:杉林區向日葵花田因播種期遇到大雨,而讓花期延至4月。(高雄市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提供)
景觀花藝在高雄
今年串連大高雄成為花海一片的¬「城市花田-景觀花藝」計劃,春節期間提供全台民眾另一種走春、觀光選擇,結合景觀藝術並搭配傳統節慶等活動內容,讓高雄熱鬧滾滾,吸引不少外地遊客觀光消費。
無論桃源、杉林、美濃、旗山、橋頭、大樹、大寮、鳳山,或楠梓、鼓山、前金及小港等區,各行政區營造獨具特色的花海景觀,以各色各樣美麗花卉妝點城市角落,讓民眾賞花遊憩,實現打造高雄成為最適合生活的花園城市。
大高雄各行政區特色不同,細數從南到北的花卉類別,舉凡向日葵、波斯菊、矮牽牛、非洲鳳仙、百日草、萬壽菊、鼠尾草、一串紅、金魚草和四季海棠等,爭奇鬥豔點綴高雄的春天,呈現色彩繽紛的花團錦簇。
由於花類栽種時間不一、地勢和氣候條件也有不同,所以從1月到4月都有盛開的美麗花田可欣賞,民眾可多利用週休假日,到高雄進行一趟賞心悅目的花季之旅。
下圖:杉林區幸福花田區。(高雄市莫拉克颱風災後推動重建委員會提供)
重建大事紀
(資料來源:高市府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
1/19 市府工務局養工處為降低美濃與杉林的月光山隧道往來車輛落塵,增加通行能見度及空氣品質,派請環保洗街車加以清洗。
1/21 因應春節返鄉車潮,市府工務局新工處將六龜、寶來高133線便道加鋪瀝青混凝土鋪,提升當地返鄉及觀光行車品質。
1/31 位於不老溫泉區的新開橋重建,農曆年前完成鋼拱橋吊裝,預計2月份完成橋樑主體結構及吊索安裝,並進行橋樑兩側引道土建工程、排水護岸、景觀照明及道路附屬設施等作業,主橋可望3月底前與聯外道路貫通,整體工程於4月前開放通車。
2/4 市府交通局去年11月1日起,推出旗美國道快捷公車、旗山-美濃、旗山-內門2線觀光公車及紅70、71及72等3線捷運接駁公車,延伸服務範圍至永安、路竹、湖內、茄萣、阿蓮、田寮、旗山、美濃8區,達成旗美、岡山地區30分鐘生活圈願景。
訂閱:
文章 (Atom)